|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1页 |
| 符号说明 | 第11-13页 |
| 1 前言 | 第13-22页 |
| ·植物淀粉合成概述 | 第13-17页 |
| ·可溶性淀粉合成酶 | 第17-20页 |
| ·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变异与稻米品质的关系 | 第20-21页 |
|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 | 第21-22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38页 |
| ·实验材料 | 第22-24页 |
| ·植物材料 | 第22页 |
| ·质粒与细菌菌株 | 第22-23页 |
| ·PCR 引物 | 第23-24页 |
| ·化学试剂 | 第24页 |
| ·OsSSSⅠ基因序列获得及其分析 | 第24-25页 |
| ·BAC 克隆的筛选 | 第25页 |
| ·水稻胚乳总 RNA 的提取 | 第25-26页 |
| ·全长cDNA 的克隆 | 第26-27页 |
| ·RT-PCR 扩增OsSSSⅠ基因cDNA 片断 | 第26页 |
| ·RT-PCR 产物的克隆与拼接 | 第26-27页 |
| ·Southern 杂交分析 | 第27-28页 |
| ·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第27页 |
| ·地高辛标记 DNA 探针的制备 | 第27-28页 |
| ·Southern 杂交分析 | 第28页 |
| ·分子标记的发展及其检测 | 第28-30页 |
| ·Northern 杂交分析 | 第30页 |
| ·近等基因系的构建与选育 | 第30-31页 |
| ·水稻转基因载体的构建 | 第31-32页 |
| ·RNAi 载体的构建 | 第31页 |
| ·过量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1-32页 |
| ·根瘤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化 | 第32-34页 |
| ·水稻的组织培养 | 第32页 |
| ·农杆菌的培养及其介导的水稻转化 | 第32-34页 |
| ·抗性愈伤组织的分化及转基因植株再生 | 第34页 |
| ·转基因水稻植株的鉴定 | 第34-35页 |
| ·水稻植株潮霉素抗性的离体鉴定 | 第34页 |
| ·PCR 分析 | 第34页 |
| ·Southern 杂交分析 | 第34-35页 |
| ·水稻成熟种子的品质分析 | 第35-38页 |
| ·样品的准备 | 第35页 |
| ·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 第35页 |
| ·胶稠度的测定 | 第35-36页 |
| ·糊化温度的测定 | 第36页 |
| ·淀粉粘滞性谱(RVA)分析 | 第36-38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8-69页 |
| ·OsSSSⅠ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38-41页 |
| ·含OsSSSⅠ基因BAC 阳性克隆的筛选与鉴定 | 第38-40页 |
| ·OsSSSⅠ基因全长cDNA 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 第40-41页 |
| ·OsSSSⅠ基因在水稻中的表达特性 | 第41-43页 |
| ·OsSSSⅠ基因的等位性变异分析 | 第43-50页 |
| ·不同水稻品种间 OsSSSⅠ基因的RFLP 分析 | 第44-45页 |
| ·基因特异分子标记的发展 | 第45-47页 |
| ·不同分子标记在水稻品种内的多态性分布 | 第47-50页 |
| ·不同水稻品种间 OsSSSⅠ基因的复等位变异类型 | 第50页 |
| ·基因等位变异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第50-54页 |
| ·含不同等位基因水稻品种中 OsSSSⅠ基因的表达 | 第51页 |
| ·等基因系的选育 | 第51-52页 |
| ·等基因系中含不同等位基因植株成熟种子淀粉 RVA 特性比较 | 第52-54页 |
| ·RNAi 抑制OsSSSⅠ基因表达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第54-64页 |
| ·OsSSSⅠ-RNAi 载体的构建 | 第54-55页 |
| ·转基因水稻植株的获得 | 第55-57页 |
| ·转基因水稻植株的分子鉴定 | 第57-58页 |
| ·转基因水稻植株中 OsSSSⅠ基因的表达 | 第58-60页 |
| ·转基因水稻 T1代植株成熟稻米的理化品质 | 第60-61页 |
| ·转基因水稻 T1代植株成熟种子淀粉的 RVA 谱 | 第61-64页 |
| ·过量表达 OsSSSⅠ基因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第64-69页 |
| ·过量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64页 |
| ·转基因水稻的获得 | 第64-65页 |
| ·转基因水稻植株的分子鉴定 | 第65-66页 |
| ·转基因水稻 T1代成熟种子的淀粉理化特性 | 第66-69页 |
| 4 小结与讨论 | 第69-73页 |
| ·研究小结 | 第69-70页 |
| ·OsSSSⅠ基因的表达特性 | 第70页 |
| ·OsSSSⅠ基因的等位性变异 | 第70-71页 |
| ·有关 OsSSSⅠ基因的功能 | 第71-72页 |
| ·研究展望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80页 |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