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普通初中培养目标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引论 | 第13-24页 |
·研究的缘起 | 第13-14页 |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4-19页 |
·农村普通初中的概念界定 | 第14-17页 |
·培养目标的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 第19-22页 |
·已有研究成果概述 | 第19-21页 |
·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 第21-22页 |
·研究的宗旨和思路 | 第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第二章 中国农村普通初中培养目标的演变 | 第24-32页 |
·以“造就革命事业接班人”为目标的教育革命时期 | 第24-26页 |
·以“培养当地建设人才”为目标的普及教育时期 | 第26-29页 |
·以“提高人基本素质和能力”为目标的素质教育时期 | 第29-32页 |
第三章 中国农村普通初中培养目标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第32-39页 |
·农村普通初中培养目标面临的问题 | 第32-35页 |
·目标价值:偏重“工具性”,忽视“本体性” | 第32-33页 |
·目标内容:摇摆于“知识”和“劳动”之间 | 第33页 |
·目标实践: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 第33-34页 |
·目标操作:过度的统一性 | 第34-35页 |
·农村普通初中培养目标面临的挑战 | 第35-39页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挑战 | 第35-36页 |
·农村城镇化的挑战 | 第36-37页 |
·素质教育的挑战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农村普通初中培养目标的制定依据 | 第39-43页 |
·农村社会发展的实际 | 第39-40页 |
·新时期的教育目的 | 第40页 |
·初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 | 第40-41页 |
·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水平 | 第41-43页 |
第五章 农村普通初中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 | 第43-52页 |
·农村普通初中培养目标的定位 | 第43-49页 |
·培养合格公民 | 第43-46页 |
·生命性 | 第46-48页 |
·向农性 | 第48-49页 |
·农村普通初中学生的素质结构 | 第49-52页 |
·受教育者的素质结构分析 | 第49-50页 |
·农村普通初中学生的素质内涵 | 第50-52页 |
第六章 农村普通初中培养目标体系 | 第52-55页 |
·农村普通初中培养总目标 | 第52-53页 |
·农村普通初中的具体培养目标 | 第53-55页 |
附录一 农村普通初中培养目标调查问卷(校长) | 第55-57页 |
附录二 农村普通初中培养目标访谈提纲(校长) | 第57-58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发表的文章目录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