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景观设计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5页 |
·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15-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农村公路景观设计影响因素分析 | 第18-27页 |
·公路景观设计与环境类型 | 第18-19页 |
·公路景观设计 | 第18-19页 |
·环境类型 | 第19页 |
·农村公路生态环境影响问题 | 第19-21页 |
·生态平衡的破坏因素 | 第19-20页 |
·生态环境影响 | 第20页 |
·景观环境影响 | 第20-21页 |
·影响农村公路景观的因素分析 | 第21-25页 |
·农村公路生态景观区域的划分 | 第25-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农村公路的生态景观设计原则 | 第27-39页 |
·农村公路生态景观个性的形成、表现及创造 | 第27-32页 |
·公路景观个性 | 第27页 |
·公路景观的个性的形成因素 | 第27-28页 |
·公路景观个性的素材 | 第28-29页 |
·农村公路生态景观的表现及个性创造 | 第29-32页 |
·农村公路生态景观设计元素 | 第32-33页 |
·农村公路生态景观设计原则 | 第33-38页 |
·节约用地的原则 | 第33-34页 |
·原有生态系统连续性的原则 | 第34页 |
·路域生态系统稳定性原则 | 第34-35页 |
·保护自然植被的原则 | 第35页 |
·生态环境恢复的原则 | 第35-37页 |
·美学设计原则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农村公路景观各要素设计 | 第39-47页 |
·线形设计 | 第39-40页 |
·线形要素的透视效果及美学设计要求 | 第40-43页 |
·平面线形要素 | 第40-42页 |
·平面线形要素美学设计要点 | 第42-43页 |
·纵断面要素设计 | 第43-46页 |
·直线要素和曲线要素 | 第43-44页 |
·纵断面线形要素的美学设计要点 | 第44页 |
·立体线形要素及组合设计要点 | 第44-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农村公路景观空间设计 | 第47-58页 |
·公路景观空间的概念 | 第47-48页 |
·农村公路建筑景观空间的比例和尺度 | 第48-49页 |
·公路空间构成的比例 | 第48-49页 |
·公路景观空间的尺度 | 第49页 |
·公路景观空间的构成手法 | 第49-57页 |
·一定速度下运动状态中的人的感知方式 | 第50页 |
·公路景观空间构成手法 | 第50-56页 |
·农村公路景观空间的其他形成方式 | 第56-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农村公路景观与生态环境协调设计 | 第58-71页 |
·公路与地形的配合 | 第58页 |
·公路沿线绿化设计 | 第58-61页 |
·公路绿化的种植目的 | 第59页 |
·绿化设计的一般原则 | 第59-61页 |
·绿化的栽植理论和栽植手法 | 第61-63页 |
·色彩设计 | 第63-66页 |
·色彩的感觉与调和 | 第64-65页 |
·农村公路景观的色彩设计 | 第65-66页 |
·农村公路景观构造物及附属设施的景观设计 | 第66-67页 |
·满足工程构造物适用、坚固、经济、美观要求 | 第66-67页 |
·构造物与路线、周围环境的协调 | 第67页 |
·景观设计与生态环境协调设计在农村公路中的应用 | 第67-70页 |
·设计指导思想 | 第67页 |
·整体设计 | 第67-68页 |
·方案设计 | 第68-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71-73页 |
·主要研究成果 | 第71页 |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