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车内噪声产生机理与控制方法 | 第10-13页 |
·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阻尼复合结构建模研究 | 第13-15页 |
·结构振动-声学数值仿真研究 | 第15-18页 |
·结构振动-声学优化设计研究 | 第18-19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安排 | 第19-22页 |
第二章 车身声固耦合系统振动-声学数值仿真分析 | 第22-38页 |
·声场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22-23页 |
·乘用车模态分析 | 第23-30页 |
·车身结构模态分析 | 第23-25页 |
·声腔模态分析 | 第25-26页 |
·声固耦合系统模态分析 | 第26-30页 |
·湿模态法计算声固耦合系统声压频率响应 | 第30-33页 |
·壁板声学贡献度计算 | 第33-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薄板阻尼复合结构阻尼特性建模 | 第38-52页 |
·粘弹性阻尼复合结构建模方法比较 | 第38-42页 |
·复刚度法 | 第38-39页 |
·直接频率响应法 | 第39-40页 |
·模态应变能法 | 第40-41页 |
·数值算例 | 第41-42页 |
·基于修正模态应变能法的阻尼复合结构建模 | 第42-46页 |
·粘弹性阻尼复合结构振动特性实验研究 | 第46-51页 |
·实验模型与装置 | 第47-48页 |
·模态分析 | 第48-49页 |
·频率响应分析 | 第49-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汽车薄壁件阻尼复合结构的振动-声学特性研究 | 第52-66页 |
·基于边界元法的声辐射计算 | 第52-56页 |
·间接边界元法声场分析 | 第52-55页 |
·声学物理量的计算 | 第55-56页 |
·汽车薄壁件阻尼复合结构声辐射特性分析 | 第56-58页 |
·结构参数对薄壁件阻尼复合结构振动-声学特性影响 | 第58-64页 |
·金属板厚度的影响 | 第58-59页 |
·金属板材料特性的影响 | 第59-60页 |
·阻尼层厚度的影响 | 第60-61页 |
·阻尼材料特性的影响 | 第61-62页 |
·阻尼层布置位置的影响 | 第62-64页 |
·小结 | 第64-66页 |
第五章 基于响应面法的阻尼复合结构振动-声学分析与优化 | 第66-95页 |
·响应面法基本原理 | 第66-68页 |
·阻尼复合结构振动-声学分析响应面建模 | 第68-83页 |
·阻尼复合结构振动-声学分析数学模型定义 | 第68-72页 |
·中心组合试验设计 | 第72-77页 |
·最小二乘法拟合响应面 | 第77-79页 |
·响应面模型的方差分析与显著性检验 | 第79-83页 |
·基于响应面模型的阻尼复合结构振动-声学分析 | 第83-85页 |
·响应面模型的最优解分析 | 第85-94页 |
·响应面模型的稳定点分析 | 第86-89页 |
·基于内点罚函数法的多目标响应面模型寻优 | 第89-93页 |
·结构优化后乘员室声压响应分析 | 第93-94页 |
·小结 | 第94-9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7-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