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欧洲哲学论文--古代哲学论文

苏格拉底—柏拉图哲学的一种导论--《阿尔喀比亚德前篇》相关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10页
缩略语和文献运用说明第10-17页
1.作为导论的《阿尔喀比亚德前篇》第17-34页
   ·有"属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吗?第17-20页
   ·苏格拉底—柏拉图哲学的开端:导论之为导引第20-23页
   ·选取《阿尔喀比亚德前篇》作为导引的缘由第23-31页
     ·一种理解柏拉图对话"次序"的尝试第23-29页
     ·附释:"四联剧"中的《阿尔喀比亚德前篇》第29-31页
   ·《阿尔喀比亚德前篇》主题概述第31-34页
2.过怎样的生活?——从人伦"知—识"到对形而上学根据的追寻第34-49页
   ·可选择的"生活"和面对"死亡"的态度第34-37页
   ·人伦知—识及其开端意义第37-45页
   ·作为价值之形上学和认识论根据的数学知识第45-47页
   ·价值中立的"宇宙论"还是人伦知—识的应用和形而上学诉求?第47-49页
3.价值讨论的开端与序列和由此导向的对知识的寻求第49-60页
   ·《阿前》中的价值判分第49-51页
   ·价值讨论的主题和序列第51-53页
   ·从价值引导到寻求知识第53-60页
     ·知与不知、知识与技艺、真理与意见第53-55页
     ·真知识:对"德性即知识""无人有意作恶"等"道德悖论"问题的再检讨第55-58页
     ·真意见和最高的知识——善第58-60页
4.作为价值教育的青年教育第60-72页
   ·"毒害青年"?苏格拉底的死因与柏拉图的永恒追问第60-63页
   ·父亲、政治家、诗人和智者对青年的教育第63-65页
   ·苏格拉底—柏拉图的青年教育:西方价值教育的开端第65-72页
     ·德性是否可教?第65-66页
     ·价值教育的开端和内容第66-68页
     ·灵魂的转向:洞喻——出与入第68-72页
5.如何对待自己?——人伦的最后一维第72-84页
   ·自知无知:探询自己的开始第72页
   ·从节制到如何对待自己的问题第72-73页
   ·关心你自己第73-78页
   ·认识你自己第78-80页
   ·自己作为"灵魂":自省与向善第80-84页
6.尾声:精神的导引——"我生性爱人"第84-90页
   ·作为精神导引的"助产术"是价值中立的"方法"吗?第84-86页
   ·"爱"作为人与人之间的恋情:人际导引——友爱与爱恋第86-87页
   ·精神的导引:苏格拉底—柏拉图式的爱——智慧之爱第87-90页
附录一:阿尔喀比亚德前篇(论人的本质:助产术类)第90-140页
附录二:柏拉图的《阿尔喀比亚德前篇》第140-172页
 一、古代对本篇的注疏、解释及其影响第140-144页
 二、被认伪以来的错综纠缠第144-151页
 三、阿尔喀比亚德生平及时人和后人的记述第151-156页
 四、苏格拉底和阿尔喀比亚德的关系第156-165页
 五、《阿尔喀比亚德前篇》主题引述及后世研读的四条路径第165-172页
附录三:我们是如何对待苏格拉底的——苏格拉底哲学诠释史第172-235页
差参考书目第235-245页
汉语——古希腊语对照表第245-248页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第248-250页
致谢第250-252页

论文共2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庆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下一篇:我国电梯市场研究及基于CRM的SMEC的营销战略设计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