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E模型在北京奥运经济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9-20页 |
1 引言 | 第20-24页 |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20页 |
·文献综述 | 第20-22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构 | 第22-24页 |
2 北京市产业结构现状研究 | 第24-30页 |
·北京市产业结构演变的历史分析 | 第24-25页 |
·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历史考察与国际比较 | 第24页 |
·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的历史考察与国际比较 | 第24-25页 |
·北京市人均GDP水平变化分析 | 第25页 |
·产业结构协调分析 | 第25-26页 |
·从产业结构聚合质量分析北京市产业结构高度化 | 第26-30页 |
·北京产业结构的资源转换能力 | 第26页 |
·北京市产业结构关联状况 | 第26-27页 |
·北京市需求对生产的诱发能力 | 第27-30页 |
3 可计算一般均衡理论建模 | 第30-34页 |
·最终需求模型 | 第30-31页 |
·消费模型 | 第30-31页 |
·投资模型的建立 | 第31页 |
·生产供给模型 | 第31-33页 |
·经济矩阵投入产出平衡约束 | 第32页 |
·资源占用约束 | 第32-33页 |
·环境产污约束 | 第33页 |
·平衡模型 | 第33-34页 |
4 北京市CGE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 第34-53页 |
·需求模型 | 第34-43页 |
·消费模型的建立 | 第34-41页 |
·固定资本形成和存货 | 第41-42页 |
·调出和出口 | 第42页 |
·最终需求额 | 第42-43页 |
·供给模型 | 第43-47页 |
·经济约束 | 第43-44页 |
·资源约束 | 第44-45页 |
·污染排放约束 | 第45页 |
·供给模型求解 | 第45-47页 |
·供需平衡分析 | 第47-53页 |
·从需求角度来分析 | 第47-48页 |
·从供给角度来分析 | 第48-51页 |
·最终需求和供给的不平衡分析 | 第51-53页 |
5 结论和建议 | 第53-55页 |
·北京已处于工业化发展后期 | 第53页 |
·北京有些行业可以做优做强 | 第53页 |
·考虑奥运后经济的发展 | 第53-54页 |
·北京市产业结构的调整空间较大 | 第54-55页 |
附录 | 第55-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