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分子遗传学论文

转录因子NF-E2在β-珠蛋白基因簇表达调控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5页
前言第15-36页
 1.真核基因的分布及表达调控的特点第15-21页
   ·真核基因在染色体上成簇分布第15-16页
   ·转录共调控是成簇基因表达调控的普遍形式第16-18页
   ·三维构象及核分区是成簇基因表达调控的高级形式第18-19页
   ·looping是基因表达激活的一种方式第19-21页
 2.β珠蛋白基因簇是研究成簇基因表达调控的经典模型第21-27页
   ·鼠β珠蛋白基因簇的结构特点第21-22页
   ·远距离增强元件LCR的功能特点第22-23页
   ·远距离增强元件LCR的作用机制第23-27页
 3.转录因子NF-E2在β-珠蛋白基因簇表达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第27-35页
   ·NF-E2的结构及分布特点第27-29页
   ·NF-E2的功能特点第29-32页
     ·NF-E2的结合激活珠蛋白基因的表达第29-30页
     ·NF-E2的结合引起β珠蛋白基因簇组蛋白修饰的变化第30-31页
     ·NF-E2的结合引起RNA Pol Ⅱ从LCR区转移到珠蛋白基因β-maj启动子区。第31-32页
   ·NF-E2的结合伴随着β珠蛋白基因簇核定位的改变第32-33页
   ·红系分化过程中NF-E2在β珠蛋白基因簇上的结合模式第33-35页
 4.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第35-36页
材料与方法第36-55页
 1.实验材料第36-38页
   ·本研究中所用合成siRNA的DNA序列第36页
   ·菌株与质粒第36页
   ·细胞系第36页
   ·限制性内切酶及修饰酶第36页
   ·抗体第36-37页
   ·其它主要试剂第37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37-38页
 2.实验方法第38-55页
   ·基本技术路线第38-39页
   ·质粒的构建第39-42页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反应第39页
     ·DNA片段回收第39页
     ·DNA片段3'凸端的削平第39页
     ·载体的脱磷酸化第39-40页
     ·连接反应第40页
     ·感受态大肠杆菌细胞制备第40页
     ·转化第40-41页
     ·质粒DNA的小量制备第41页
     ·质粒(BAC)DNA的大量制备第41-42页
   ·细胞培养第42-43页
     ·细胞的生长条件第42页
     ·细胞的传代第42页
     ·细胞的复苏及冻存第42页
     ·G418溶液的配制第42-43页
   ·病毒包装与转导靶细胞第43页
     ·脂质体法转染GP-293细胞第43页
     ·病毒上清收集及冻存第43页
     ·病毒转导靶细胞第43页
   ·DMSO诱导DS19,DS19sip18细胞分化第43页
   ·半定量RT PCR和real-time PCR第43-45页
     ·RNA的提取第43-44页
     ·cDNA第一链的合成第44页
     ·RT PCR第44页
     ·Real-time PCR第44-45页
   ·Western Blot分析第45-48页
     ·裂解细胞第45页
     ·蛋白质浓度测定第45-46页
     ·SDS-PAGE第46页
     ·转膜第46-47页
     ·抗原抗体反应第47页
     ·辣根过氧化物酶化学发光法第47-48页
   ·染色质免疫沉淀分析(ChIp)第48-51页
     ·细胞培养第48页
     ·固定第48页
     ·全细胞抽提物(WCE)的获得第48-49页
     ·免疫沉淀第49页
     ·DNA的分离及纯化第49页
     ·半定量PCR反应第49-51页
   ·染色质构象定量分析(3C)第51-55页
     ·交联固定的细胞核的制备第51页
     ·细胞裂解与细胞核的分离第51页
     ·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裂解情况第51页
     ·非特异结合蛋白的洗脱与SDS的中和第51页
     ·细胞核的保存第51页
     ·细胞核内染色质DNA限制性内切酶的消化与鉴定第51-52页
     ·交联固定的染色质复合物内DNA分子的连接第52页
     ·连接产物DNA模板的制备与定量第52页
     ·对照模板的制备与分析第52-53页
     ·连接产物DNA线性扩增范围的确定第53页
     ·定量分析连接效率第53-55页
实验结果第55-77页
 1.DS19 细胞系中NF-E2 p18亚基的沉默第55-64页
   ·RNAi干扰靶点的选择第55页
   ·pBS/U6-sip18载体的构建第55-58页
   ·PXRNU6-sip18载体的构建第58-61页
   ·重组病毒的产生与收集第61页
   ·抗性细胞克隆库的形成第61页
   ·RT PCR检测抗性细胞库中NF-E2p18的表达第61-62页
   ·Western blotting检测DS19sip18细胞中NF-E2p18蛋白的表达第62-63页
   ·影响逆转录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效率的因素第63-64页
 2.鉴定RNA干扰后NF-E2因子体内的功能第64-70页
   ·NF-E2p18小亚基干扰后珠蛋白基因表达的变化第64-66页
     ·RT半定量PCR检测珠蛋白基因的表达第64-65页
     ·Real-time PCR检测珠蛋白基因的表达第65-66页
   ·DNA结合能力的变化第66-70页
     ·超声波破碎细胞核第66-67页
     ·PCR扩增模板量的选择第67页
     ·NF-E2 p18、p45在LCR及β珠蛋白基因启动子区的结合第67-70页
 3.检测NF-E2因子干扰后珠蛋白基因启动子区RNA Pol Ⅱ的结合状态第70-71页
 4.染色质构象捕获技术检测NF-E2干扰后珠蛋白基因簇染色质构象的变化第71-77页
   ·交联染色质复合物酶切效率的鉴定第71-72页
   ·定量分析的引物的鉴定第72-73页
   ·PCR扩增选择适宜模板浓度第73-74页
   ·以HS2为引领引物检测NF-E2干扰前后珠蛋白基因簇染色质空间构象的变化。第74-77页
讨论第77-89页
 1.转录因子NF-E2与珠蛋白基因的表达第77-80页
   ·转录因子NF-E2p18小亚基的沉默影响珠蛋白基因的表达第77-79页
   ·β-珠蛋白基因的转录激活与NF-E2在β珠蛋白基因簇上的结合相关第79-80页
 2.NF-E2参与looping的形成第80-83页
   ·β-珠蛋白基因簇通过looping的方式激活珠蛋白基因的表达第80-81页
   ·参与looping形成的重要调控元件及反式作用因子第81-82页
   ·NF-E2可能是参与looping形成的转录因子之一第82-83页
 3.转录因子NF-E2的募集与RNA Pol Ⅱ的结合相关。第83-84页
 4.NF-E2参与β珠蛋白基因转录激活过程的研究第84-85页
 5.NF-E2参与β珠蛋白基因转录激活过程的假说第85-88页
 6.今后的工作展望第88-89页
小结第89-91页
参考文献第91-110页
英文名词及缩写第110-112页
致献第112-113页
个人简历第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试论审前羁押制度及我国之完善
下一篇:重组人可溶性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Fc融合蛋白etanercept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