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插图索引 | 第14-16页 |
附表索引 | 第16-1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7-25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7-19页 |
·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的研究背景 | 第17-18页 |
·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的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研究对象和主要创新点 | 第19-22页 |
·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及其特征 | 第19-20页 |
·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的概念 | 第20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0-22页 |
·研究思路和总体框架 | 第22-24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22-23页 |
·本文研究的总体框架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2章 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激励理论分析与实证综评 | 第25-52页 |
·公司治理理论关于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分析 | 第25-31页 |
·交易费用理论与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 | 第25-26页 |
·产权理论与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 | 第26-27页 |
·代理理论与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 | 第27-28页 |
·企业家理论与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 | 第28-30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 | 第30-31页 |
·管理激励理论关于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分析 | 第31-40页 |
·内容型激励理论与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 | 第31-33页 |
·过程型激励理论与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 | 第33-37页 |
·权变激励理论与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 | 第37-39页 |
·锦标赛理论与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 | 第39-40页 |
·绩效评价理论关于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分析 | 第40-43页 |
·激励效应理论分析 | 第40-41页 |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激励组合效应测度 | 第41-42页 |
·绩效评价体系的架构与激励组合效应测度 | 第42-43页 |
·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激励的实证研究综评 | 第43-49页 |
·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 第43-45页 |
·高级管理层激励的决定因素 | 第45-48页 |
·高级管理层激励的效应 | 第48-49页 |
·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有待研究的几个问题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3章 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机理分析模型 | 第52-89页 |
·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的委托-代理机理分析 | 第52-57页 |
·传统激励理论的基本框架 | 第52-53页 |
·信息对称的委托-代理激励机理分析 | 第53-55页 |
·信息不对称的委托-代理激励机理分析 | 第55-57页 |
·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的委托-代理优化模型 | 第57-58页 |
·基于股东监督的优化模型 | 第57-58页 |
·薪酬与控制权激励组合优化模型 | 第58页 |
·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与公司绩效关系机理分析 | 第58-67页 |
·公司绩效产生机理分析 | 第58-61页 |
·公司绩效的数学表示 | 第58-59页 |
·公司绩效线性模型 | 第59-60页 |
·高管层线性激励组合 | 第60-61页 |
·激励组合与公司绩效关系的机理分析模型 | 第61-67页 |
·基于股东监督的高管层激励问题分析 | 第61-63页 |
·基于股权与控制权的激励分析 | 第63-64页 |
·(m , a ) 对公司绩效的贡献可分离 | 第64-67页 |
·公司股东与高级管理层的激励-努力博弈分析 | 第67-74页 |
·公司股东与高级管理层的激励-努力静态博弈分析 | 第67-69页 |
·公司股东与高级管理层的激励-努力动态博弈分析 | 第69-74页 |
·基于隐性价值的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模型 | 第74-78页 |
·基于隐性价值的高级管理层激励机理分析 | 第74-77页 |
·基于隐性价值的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设计 | 第77-78页 |
·基于股票期权的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模型 | 第78-88页 |
·传统薪酬结构导向的高级管理层行为分析 | 第78-80页 |
·股票期权结构导向的高级管理层行为分析 | 第80-81页 |
·基于股票期权的多重激励组合模型 | 第81-8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1-82页 |
·模型 | 第82-84页 |
·委托-代理分析框架下的模型求解 | 第84-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4章 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及其效应测度 | 第89-104页 |
·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的界定 | 第89-91页 |
·前人对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的界定 | 第89-90页 |
·本文对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的界定 | 第90-91页 |
·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激励方式组合 | 第91-93页 |
·高级管理层薪酬激励方式 | 第91页 |
·高级管理层股权激励方式 | 第91-92页 |
·高级管理层控制权激励方式 | 第92-93页 |
·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激励差异性组合 | 第93-94页 |
·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测度指标体系 | 第94-98页 |
·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效应分析 | 第98-100页 |
·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效应的涵义 | 第98-99页 |
·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的路径分析 | 第99-100页 |
·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效应测度指标体系 | 第100-103页 |
·公司业绩 | 第100-101页 |
·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激励效应组合效应测度指标体系 | 第101-103页 |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第5章 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权变影响因素分析 | 第104-123页 |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的影响分析 | 第104-105页 |
·控股股东类型分析 | 第104-105页 |
·股权集中度分析 | 第105页 |
·公司治理状况对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的影响分析 | 第105-108页 |
·股东大会的运行状况 | 第105-106页 |
·董事会结构与独立性 | 第106-107页 |
·监事会结构与独立性 | 第107-108页 |
·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对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的影响分析 | 第108-112页 |
·经营复杂度对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的影响分析 | 第108-111页 |
·公司业绩对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的影响分析 | 第111-112页 |
·经理人市场对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的影响分析 | 第112-115页 |
·经理人市场的供求状况分析 | 第112-114页 |
·经理人市场薪酬标准分析 | 第114-115页 |
·高管人员传记特征对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的影响分析 | 第115-117页 |
·高管人员的经验与教育水平分析 | 第115页 |
·高管人员的个人需求偏好分析 | 第115-116页 |
·高管人员的风险意识分析 | 第116-117页 |
·其它权变因素对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的影响分析 | 第117-119页 |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分析 | 第117-118页 |
·社会分配文化理念分析 | 第118-119页 |
·行业类型因素分析 | 第119页 |
·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权变影响因素的测度指标体系 | 第119-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2-123页 |
第6章实证研究 | 第123-172页 |
·实证研究设计 | 第123-127页 |
·内外相关实证研究方法综述 | 第123-125页 |
·本文实证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 第125-126页 |
·样本与数据来源 | 第126页 |
·数据处理方法与程序 | 第126-127页 |
·我国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激励方式组合的实证分析 | 第127-133页 |
·高级管理层薪酬激励的分类统计分析 | 第127-129页 |
·高级管理层股权激励方式的分类统计分析 | 第129-130页 |
·高级管理层控制权激励方式的分类统计分析 | 第130-133页 |
·我国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差异性的实证分析 | 第133-139页 |
·高级管理层薪酬激励差异性的分类统计分析 | 第133-136页 |
·高级管理层股权激励差异性的分类统计分析 | 第136-138页 |
·高级管理层控制权激励差异性的分类统计分析 | 第138-139页 |
·我国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权变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139-148页 |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分类统计分析 | 第139-143页 |
·控股股东类型分析 | 第140-142页 |
·股权集中度分析 | 第142页 |
·职工股比例分析 | 第142-143页 |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状况的分类统计分析 | 第143-146页 |
·股东大会的运行状况 | 第143-144页 |
·董事会运行状况 | 第144-145页 |
·监事会运行状况 | 第145-146页 |
·我国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分类统计分析 | 第146-148页 |
·公司规模现状的分类统计分析 | 第146-147页 |
·公司财务绩效现状的分类统计分析 | 第147页 |
·公司市场绩效现状的分类统计分析 | 第147-148页 |
·实证相关的理论 | 第148-152页 |
·聚类分析 | 第148-149页 |
·主成分分析 | 第149-151页 |
·研究方法的协同运用 | 第151-152页 |
·基于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权变影响因素的上市公司聚类分析 | 第152-159页 |
·权变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 第152-154页 |
·基于高级管理层权变影响因素的上市公司聚类分析 | 第154-159页 |
·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效应主成分分析 | 第159-163页 |
·高级管理层激励效应主成分分析 | 第160-161页 |
·高级管理层激励效应的综合测评 | 第161-162页 |
·上市公司激励效应的等级划分 | 第162-163页 |
·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实证研究 | 第163-168页 |
·各种权变环境类型下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总体特征分析 | 第163-165页 |
·各种权变环境类型下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特征分析 | 第165-168页 |
·本章小结 | 第168-172页 |
第7章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设计的政策与建议 | 第172-186页 |
·我国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的主导模式 | 第172-176页 |
·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的设计原则 | 第172-173页 |
·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的主导模式 | 第173-176页 |
·不同权变因素下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模式的选择过程 | 第176-178页 |
·我国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设计的政策与建议 | 第178-185页 |
·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与调整 | 第178-179页 |
·引导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 | 第179-181页 |
·规范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中的政府行为 | 第181-183页 |
·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 第183-184页 |
·完善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的法律法规 | 第184-185页 |
·本章小结 | 第185-186页 |
结论 | 第186-188页 |
参考文献 | 第188-198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198-199页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情况 | 第199-200页 |
致谢 | 第2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