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气道的优化设计及无人机内外流场耦合计算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 §1.1 飞机进气道概述 | 第8-9页 |
| §1.2 计算流体力学的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 §1.3 网格生成技术概述 | 第10-12页 |
| §1.4 气动设计领域的新趋势 | 第12-13页 |
| §1.5 气动布局的发展 | 第13-14页 |
| §1.6 本文工作内容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进气道优化设计系统概述 | 第16-20页 |
| §2.1 优化系统介绍 | 第16页 |
| §2.2 优化问题的模型化 | 第16-17页 |
| §2.3 网格生成 | 第17-20页 |
| 第三章 N-S方程的求解 | 第20-38页 |
| §3.1 引言 | 第20-21页 |
| §3.2 控制方程 | 第21-24页 |
| §3.3 控制方程的有限体积法离散 | 第24-32页 |
| §3.3.1 控制方程的空间离散 | 第24-30页 |
| §3.3.2 边界条件 | 第30-32页 |
| §3.4 方程的求解和加速收敛技术 | 第32-35页 |
| §3.4.1 多步Runge-Kutta法求解 | 第32-33页 |
| §3.4.2 加速收敛技术 | 第33-35页 |
| §3.5 湍流模型 | 第35-38页 |
| §3.5.1 Baldwin-Lomax模型 | 第35-36页 |
| §3.5.2 涡量的计算 | 第36-38页 |
| 第四章 数值优化方法 | 第38-45页 |
| §4.1 优化方法的基本概念 | 第38-40页 |
| §4.1.1 设计变量 | 第38-39页 |
| §4.1.2 约束条件 | 第39-40页 |
| §4.1.3 目标函数 | 第40页 |
| §4.2 复合形法 | 第40-45页 |
| 第五章 进气道的优化计算 | 第45-51页 |
| §5.1 进气道型面造型 | 第45-46页 |
| §5.2 进气道的优化计算 | 第46-48页 |
| §5.3 进气道的优化算例 | 第48-51页 |
| 第六章 飞翼布局无人机外流场分析 | 第51-59页 |
| §6.1 引言 | 第51-52页 |
| §6.2 计算方法描述 | 第52-53页 |
| §6.3 机翼的计算 | 第53-55页 |
| §6.4 翼身融合体的计算 | 第55-57页 |
| §6.5 小结 | 第57-59页 |
| 第七章 飞翼布局无人机内外流场耦合计算 | 第59-63页 |
| §7.1 引言 | 第59页 |
| §7.2 计算模型 | 第59-60页 |
| §7.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60-62页 |
| §7.4 小结 | 第62-63页 |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 附图 | 第69-90页 |
| 致谢 | 第90-91页 |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1-92页 |
| 西北工业大学业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 | 第92页 |
| 西北工业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