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魏晋南北朝巴蜀文学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2页
 第一节 巴蜀文化、巴蜀文学研究情况综述第7-8页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巴蜀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第8-9页
 第三节《成都文类》《全蜀艺文志》收录情况第9-12页
第二章 “巴蜀文学”概念的界定第12-19页
 第一节 “巴蜀文学”界定的分歧第12-14页
 第二节 地域文学概念的澄清第14-19页
  一、地域文学研究的发展历程第14-16页
  二、地域文学的概念第16-18页
  三、巴蜀文学的研究范围第18-19页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巴蜀文学补遗第19-59页
 第一节 《成都文类》《全蜀艺文志》误收篇目第19-22页
 第二节 严可均、逯钦立辑录与《成都文类》《全蜀艺文志》的比较第22-26页
 第三节 《成都文类》《全蜀艺文志》漏收篇目第26-59页
  一、描写巴蜀山川风光景物第26-32页
  二、载述巴蜀物产、习俗第32-36页
  三、记载巴蜀历史人物第36-50页
   (一) 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篇章第37-42页
   (二) 对人物进行评论的篇章第42-48页
   (三) 间接体现巴蜀某人品性、特点的文章第48-50页
  四、反映巴蜀历史与政治第50-59页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巴蜀文学的特点第59-78页
 第一节 巴蜀的基本特性开始定型第59-66页
  一、集中对蜀道难的刻画第59-62页
  二、尽情展现富庶安乐的生活第62-64页
  三、呈现平和幽默的风格第64-66页
 第二节 重点关注现实生存第66-70页
 第三节 注重对历史的叙述第70-73页
  一、自觉整理编纂历史,形成清晰的文化传统第70-72页
  二、对乡土名人的反复吟诵,强化地域文化第72-73页
 第四节 骈文和诗歌的发展第73-78页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巴蜀文学历史文化成因第78-86页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成为巴蜀文学地域风貌形成期的原因第78-80页
 第二节 巴蜀政治动荡第80-81页
 第三节 巴蜀的文化传统第81-84页
 第四节 巴蜀独特的自然环境.第84-86页
结语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2页
附录第92-101页
后记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佛教与谢灵运的山水观
下一篇:现代性的两维—瞿秋白、李长之文学批评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