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谢灵运的山水观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绪论 | 第6-8页 |
第一章 谢灵运与佛教徒交游考 | 第8-23页 |
一 谢灵运与僧侣的交往 | 第8-19页 |
(一) 慧远 | 第8-10页 |
(二) 竺道生 | 第10-11页 |
(三) 法显 | 第11-12页 |
(四) 慧琳﹑法纲﹑法勖等 | 第12-14页 |
(五) 昙隆﹑法流﹑僧镜 | 第14-17页 |
(六) 慧严﹑慧观与慧睿 | 第17-19页 |
二 谢灵运与佛教居士的交往 | 第19-23页 |
(一) 雷次宗 | 第19-20页 |
(二) 王弘 | 第20页 |
(三) 宗炳 | 第20-23页 |
第二章 谢灵运的佛教思想 | 第23-51页 |
一 谢灵运的佛事活动及佛教著述 | 第23-40页 |
(一) 谢灵运参与的佛事活动 | 第23-26页 |
(二) 谢灵运参与改治的佛经 | 第26-28页 |
(三) 谢灵运的佛教著述 | 第28-40页 |
二 佛教经典对谢灵运思想的影响 | 第40-51页 |
(一) 《金刚经》 | 第40-44页 |
(二) 《维摩诘经》 | 第44-46页 |
(三) 《涅槃经》 | 第46-47页 |
(四) 《阿弥陀经》等经典中的净土思想 | 第47-51页 |
第三章 谢灵运的山水观 | 第51-69页 |
一 印度佛教的山水观 | 第51-53页 |
二 慧远的山水观 | 第53-57页 |
三 慧远影响下的谢灵运的新山水观 | 第57-69页 |
(一) 谢灵运作品所反映的新山水观 | 第57-62页 |
(二) 新山水观在山水诗中的体现 | 第62-69页 |
结语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专著类 | 第70-72页 |
期刊类 | 第72-73页 |
博士论文 | 第73页 |
硕士论文 | 第73-74页 |
后记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