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临床医学论文--诊断学论文

副溶血弧菌毒力基因的表达变化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引言第11-13页
 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19页
   ·常用的细菌总RNA 提取方法及其特点第13-14页
     ·强变性剂法第13页
     ·TRIZOL 试剂提取法第13页
     ·SDS-Phenol 法第13-14页
     ·CTAB 法第14页
     ·热硼酸法及改良热硼酸法第14页
   ·常用的细菌总RNA 提取试剂盒第14-16页
   ·提取出的RNA 浓度,纯度和完整性分析第16页
   ·RNA 提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第16-17页
     ·内源性RNA 的污染,使得RNA 被降解第16页
     ·外源性RNA 的污染,使得RNA 被降解第16-17页
   ·RNA 提取技术的发展前景第17-19页
第二章 四种副溶血弧菌总RNA 提取方法的比较第19-27页
   ·前言第19页
   ·实验材料第19-20页
     ·菌株第19-20页
     ·主要培养基第20页
     ·RNA 提取试剂盒试剂盒第20页
     ·引物第20页
   ·实验方法第20-22页
     ·总RNA 提取方法第20-21页
     ·总RNA 提取后的纯化第21页
     ·RNA的质量检测第21-22页
     ·RT-PCR 扩增检测第22页
   ·结果与分析第22-25页
     ·提取的总RNA 质量分析第22-24页
     ·RT-PCR 鉴定结果第24-25页
   ·讨论第25-27页
第三章 半定量RT-PCR 法检测副溶血弧菌tlh 基因的表达差异第27-36页
   ·前言第27页
   ·实验材料第27-28页
     ·菌株第27-28页
     ·实验试剂第28页
   ·实验方法第28-29页
     ·不同培养条件下副溶血弧菌tlh 基因表达水平比较第28页
     ·总RNA 的提取与反转录第28页
     ·RT-PCR 扩增检测第28-29页
   ·结果与分析第29-34页
     ·提取的总RNA 质量分析第29-32页
     ·tlh 基因RT-PCR 反应结果第32-33页
     ·tlh 基因表达差异分析第33-34页
   ·讨论第34-36页
第四章 荧光定量PCR 法检测副溶血弧菌tlh 基因的表达差异第36-43页
   ·前言第36页
   ·实验材料第36-37页
     ·菌株第36页
     ·实验试剂第36-37页
   ·实验方法第37-38页
     ·不同条件下培养副溶血弧菌第37页
     ·总RNA 的提取与反转录第37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 反应检测tlh 基因的表达差异第37-38页
   ·结果与分析第38-41页
     ·三株副溶血弧菌在不同培养盐度和温度下生长曲线第38-39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 法检测副溶血弧菌tlh 基因的表达差异第39-41页
   ·讨论第41-43页
第五章 荧光定量PCR 法检测副溶血弧菌tdh 基因的表达差异第43-50页
   ·前言第43页
   ·实验材料第43-44页
     ·菌株第43页
     ·实验试剂第43-44页
   ·实验方法第44-45页
     ·不同条件下培养副溶血弧菌第44页
     ·总RNA 的提取与反转录第44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 反应检测tdh 基因的表达差异第44-45页
   ·结果与分析第45-48页
     ·三株副溶血弧菌在不同培养盐度和温度下生长曲线第45-46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 法检测副溶血弧菌tlh 基因的表达差异第46-48页
   ·讨论第48-50页
全文总结第50-52页
不足与展望第52-53页
本论文创新点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和申请的专利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多重PCR一次检测侵染大豆的几种检疫性病毒及大豆内源基因的研究
下一篇:副溶血弧菌耐热溶血毒素单克隆抗体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