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目录 | 第4-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1页 |
| §1.1 论文背景 | 第6页 |
| §1.2 计量信息化的发展 | 第6-7页 |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7-10页 |
|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7-8页 |
| §1.3.2 论文研究的主要意义 | 第8-9页 |
| §1.3.3 论文结构安排 | 第9-1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计量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方法和支撑技术 | 第11-28页 |
| §2.1 MIS开发概述 | 第11-14页 |
| §2.1.1 MIS的开发流程 | 第11-12页 |
| §2.1.2 MIS的开发方法 | 第12-14页 |
| §2.2 计算模式比较 | 第14-16页 |
| §2.3 UML语言概述 | 第16-17页 |
| §2.3.1 UML语言的出现 | 第16页 |
| §2.3.2 UML语言的内容 | 第16-17页 |
| §2.3.3 UML语言的主要特点 | 第17页 |
| §2.4 系统实现的支撑技术 | 第17-25页 |
| §2.4.1 .NET Framework简介 | 第17-20页 |
| §2.4.2 ASP.NET技术原理 | 第20-22页 |
| §2.4.3 .NET程序集 | 第22-25页 |
| §2.5 基于B/S结构的计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案 | 第25-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设计模式 | 第28-42页 |
| §3.1 什么是设计模式 | 第28-29页 |
| §3.1.1 设计模式是多种方案的总结 | 第28页 |
| §3.1.2 设计模式是一种指导思想 | 第28-29页 |
| §3.2 设计模式解决了哪些问题 | 第29-30页 |
| §3.2.1 设计模式能够适应系统变化的需要 | 第29-30页 |
| §3.2.2 设计模式支持复用的需求 | 第30页 |
| §3.3 创建型模式 | 第30-32页 |
| §3.3.1 抽象工厂(Abstract Factory)——对象创建型 | 第30-31页 |
| §3.3.2 单件(Singleton)——对象创建型 | 第31-32页 |
| §3.4 结构型模式 | 第32-35页 |
| §3.4.1 组合(Composite)——对象结构型 | 第32-33页 |
| §3.4.2 外观(Facade)——对象结构型 | 第33-34页 |
| §3.4.3 享元(Flyweight)——对象结构型 | 第34-35页 |
| §3.5 行为型模式 | 第35-39页 |
| §3.5.1 备忘录(Memento)——对象行为型 | 第35-36页 |
| §3.5.2 观察者(Observer)——对象行为型 | 第36-37页 |
| §3.5.3 状态(State)——对象行为型 | 第37-38页 |
| §3.5.4 策略(Strategy)——对象行为型 | 第38-39页 |
| §3.6 MVC设计模式 | 第39-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计量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 第42-64页 |
| §4.1 系统方案设计 | 第42-47页 |
| §4.1.1 系统概述 | 第42-44页 |
| §4.1.2 系统模块 | 第44-47页 |
| §4.2 数据库的设计策略 | 第47-50页 |
| §4.2.1 数据库理论概述 | 第47-48页 |
| §4.2.2 数据库的设计 | 第48-50页 |
| §4.3 基于设计模式的数据层设计 | 第50-56页 |
| §4.3.1 数据层需求分析 | 第50-51页 |
| §4.3.2 数据层设计分析 | 第51-54页 |
| §4.3.3 数据层构建 | 第54-56页 |
| §4.4 基于设计模式的中间层设计 | 第56-57页 |
| §4.4.1 检定计划分析 | 第56-57页 |
| §4.4.2 检定计划的构建 | 第57页 |
| §4.5 基于设计模式的表示层设计 | 第57-63页 |
| §4.5.1 通用查询组件的设计 | 第58-59页 |
| §4.5.2 通用查询组件的构建 | 第59-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五章 计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 | 第64-81页 |
| §5.1 系统软硬件环境 | 第64-65页 |
| §5.2 系统功能 | 第65-73页 |
| §5.2.1 系统动态性 | 第65-67页 |
| §5.2.2 计量器具管理 | 第67-68页 |
| §5.2.3 检定计划 | 第68-73页 |
| §5.3 系统安全性 | 第73-77页 |
| §5.3.1 数据层安全措施 | 第73-75页 |
| §5.3.2 网络层安全措施 | 第75-76页 |
| §5.3.3 应用层安全措施 | 第76-77页 |
| §5.4 系统性能优化 | 第77-80页 |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 第六章 总结 | 第81-83页 |
| §6.1 技术总结 | 第81页 |
| §6.2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
| §6.2 待改进之处 | 第82页 |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 附录 | 第83-84页 |
|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主要成绩 | 第83-84页 |
| 1.参与课题 | 第83页 |
| 2.发表文章 | 第83页 |
| 3.所获奖励 | 第83-84页 |
| 致谢 | 第84-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