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部分 纳米粒子在电化学发光中的应用 | 第10-27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电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原理及特点 | 第10-15页 |
1.2.1 电化学发光的原理 | 第10-11页 |
1.2.2 电化学发光分析法的特点 | 第11-12页 |
1.2.3 电化学发光体系 | 第12-15页 |
1.3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原理及特点 | 第15-17页 |
1.3.1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原理 | 第15-16页 |
1.3.2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标记物应具备的条件 | 第16页 |
1.3.3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标记物的类型 | 第16页 |
1.3.4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特点 | 第16-17页 |
1.4 纳米粒子 | 第17-19页 |
1.4.1 纳米粒子的基本性质 | 第17-18页 |
1.4.2 纳米粒子的电化学发光光学性质 | 第18-19页 |
1.4.3 纳米粒子的催化性质 | 第19页 |
1.5 纳米粒子在电化学发光分析法中的应用 | 第19-25页 |
1.5.1 金纳米粒子在电化学发光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中的应用 | 第19-21页 |
1.5.2 半导体纳米粒子在电化学发光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中的应用 | 第21-23页 |
1.5.3 碳纳米管在电化学发光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中的应用 | 第23页 |
1.5.4 磁性微粒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 第23-25页 |
1.6 研究展望 | 第25-26页 |
1.7 本论文研究工作的基本思路和目的 | 第26-27页 |
1.7.1 本论文研究工作的基本思路 | 第26页 |
1.7.2 本论文研究工作基本目的 | 第26-27页 |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 第27-33页 |
2.1 实验仪器 | 第27页 |
2.2 试剂 | 第27-28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8-33页 |
2.3.1 金纳米粒子的合成与表征 | 第28-29页 |
2.3.2 鲁米诺、地高辛掺杂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合成与表征 | 第29页 |
2.3.3 工作电极的处理和制作 | 第29页 |
2.3.4 异鲁米诺-抗人免疫球蛋白复合物(ABEI-labeled anti-hIgG)的合成与分离 | 第29-31页 |
2.3.5 样品血清的处理 | 第31页 |
2.3.6 电化学发光信号的测量 | 第31-33页 |
第三部分 结果与讨论 | 第33-51页 |
3.1 金纳米粒子修饰石墨电极上 ABEI的电化学发光行为及其测定的研究 | 第33-39页 |
3.1.1 ABEI在金纳米粒子修饰石墨电极和裸石墨电极上的电化学发光行为 | 第33-36页 |
3.1.2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36-39页 |
3.2 基于金纳米粒子修饰电极的ABEI标记均相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研究 | 第39-42页 |
3.2.1 异鲁米诺-抗人免疫球蛋白复合物(ABEI-labeled anti-hIgG)浓度的选择 | 第40页 |
3.2.2 直接法测定人免疫球蛋白hIgG | 第40页 |
3.2.3 竟争法测定抗体anti-hIgG | 第40-41页 |
3.2.4 血清样品中抗原hIgG和抗体anti-hIgG的测定 | 第41-42页 |
3.3 鲁米诺、地高辛掺杂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多标记均相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研究 | 第42-51页 |
3.3.1 鲁米诺、地高辛搀杂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电化学发光行为 | 第42-44页 |
3.3.2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44-46页 |
3.3.3 直接法测抗体 | 第46-48页 |
3.3.4 竞争法测定小分子地高辛 | 第48-49页 |
3.3.5 血样中地高辛和地高辛抗体的测定 | 第49-51页 |
总结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