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釜内化学过程控制系统开发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10页 |
| ·本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 第7页 |
| ·反应釜控制技术的现状 | 第7-8页 |
| ·本论文的内容 | 第8-10页 |
| ·被控对象的特性分析 | 第8页 |
| ·控制方案的确定 | 第8-9页 |
| ·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9页 |
| ·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9页 |
| ·实验与结果 | 第9-10页 |
| 2 反应釜过程系统的特性分析 | 第10-19页 |
| ·过程控制系统 | 第10-11页 |
| ·反应釜的过程分析 | 第11-14页 |
| ·反应釜的结构简介 | 第11页 |
| ·反应釜的工作原理 | 第11-12页 |
| ·反应釜的控制方案 | 第12-14页 |
| ·输入输出参量 | 第12页 |
| ·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 第12-13页 |
| ·搅拌速度对传热的影响 | 第13-14页 |
| ·反应釜的动态特性 | 第14-17页 |
| ·基本方程 | 第14-15页 |
| ·基本方程的线性化 | 第15-16页 |
| ·有关通道的传递函数 | 第16-17页 |
| ·设计指标 | 第17-19页 |
| ·功能指标 | 第17页 |
| ·精度指标 | 第17-18页 |
| ·其它指标 | 第18-19页 |
| 3 控制方案的确定 | 第19-36页 |
| ·总体控制方案的确定 | 第19-21页 |
| ·模糊控制方案 | 第21-30页 |
| ·模糊控制方法概述 | 第21-22页 |
|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22-30页 |
| ·输入输出变量的确定 | 第22-23页 |
| ·精确量的模糊化 | 第23-26页 |
| ·模糊控制规则的建立 | 第26-28页 |
| ·输出量的模糊判决 | 第28-30页 |
| ·PID控制器方案 | 第30-34页 |
| ·常规数字PID控制及其缺点 | 第30-31页 |
| ·改进的PID算法 | 第31-34页 |
| ·PID参数的整定 | 第34页 |
| ·搅拌速度的控制方案 | 第34-36页 |
| 4 硬件电路设计 | 第36-55页 |
| ·硬件系统构成 | 第36-37页 |
| ·基于DS18B20的多传感器测温电路 | 第37-41页 |
| ·DS18B20的内部结构简介 | 第37-38页 |
| ·DS18B20的读写时序 | 第38-40页 |
| ·DS18B20的常用命令 | 第40-41页 |
| ·D/A转换及输出电路 | 第41-47页 |
| ·MAX518与I~2C总线 | 第41-44页 |
| ·电压放大电路 | 第44-45页 |
| ·V/I变换电路 | 第45-47页 |
| ·DKZ型电动执行器 | 第47-49页 |
| ·搅拌电机控制电路 | 第49-50页 |
| ·电源电路 | 第50页 |
| ·人机接口电路 | 第50-53页 |
| ·键盘接口电路 | 第51-52页 |
| ·LED显示器接口电路 | 第52-53页 |
| ·硬件抗干扰措施 | 第53-55页 |
| ·干扰的来源与抑制方法 | 第53页 |
| ·电源抗干扰措施 | 第53-54页 |
| ·微处理器监控器 | 第54-55页 |
| 5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55-63页 |
| ·主程序设计 | 第55-56页 |
| ·键盘中断服务子程序 | 第56-57页 |
| ·定时器0中断服务子程序 | 第57-59页 |
| ·温度采集子程序 | 第59-60页 |
| ·控制量输出于程序 | 第60-61页 |
| ·控制算法子程序 | 第61页 |
| ·软件抗干扰措施 | 第61-63页 |
| 6 实验与结果 | 第63-64页 |
| 7 结束语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 附录A 硬件电路总图 | 第68-70页 |
| 附录B DS18B20与单片机的通信子程序 | 第70-72页 |
| 附录C MAX518与单片机的通信子程序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