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8-11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一章 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的必要性 | 第11-16页 |
1.1 个人信息权益面临的威胁 | 第11-12页 |
1.2 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的独特作用 | 第12-14页 |
1.3 保护个人信息权益的司法需要 | 第14-16页 |
第二章 个人信息民法保护基本理论 | 第16-24页 |
2.1 个人信息概述 | 第16-18页 |
2.1.1 个人信息概念 | 第16-17页 |
2.1.2 个人信息的分类 | 第17页 |
2.1.3 个人信息与数据、隐私的比较 | 第17-18页 |
2.2 个人信息权相关理论 | 第18-24页 |
2.2.1 个人信息权的内涵 | 第18-20页 |
2.2.2 个人信息权的具体人格权属性 | 第20-21页 |
2.2.3 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的辨析 | 第21-22页 |
2.2.4 对个人信息权人格权属性的质疑 | 第22-24页 |
第三章 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比较 | 第24-33页 |
3.1 域外个人信息保护的考察 | 第24-29页 |
3.1.1 欧盟的个人数据保护立法 | 第24-26页 |
3.1.2 美国的隐私权保护路径 | 第26-28页 |
3.1.3 日本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 | 第28-29页 |
3.2 我国《民法典》中的相关条款及评析 | 第29-33页 |
第四章 加强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的具体建议 | 第33-35页 |
4.1 尽早确立个人信息权 | 第33页 |
4.2 重视个人信息保护中“合目的”原则 | 第33-34页 |
4.3 赋予自然人完整的权利内容 | 第34-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