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46页 |
1.1 PA6阻燃的重要性及主要途径 | 第12-13页 |
1.2 卤系阻燃剂阻燃PA6 | 第13-16页 |
1.3 无机阻燃剂阻燃PA6 | 第16-18页 |
1.3.1 氢氧化镁阻燃剂 | 第16-17页 |
1.3.2 具有阻燃效应的无机纳米填料 | 第17-18页 |
1.4 磷系阻燃剂阻燃PA6 | 第18-22页 |
1.4.1 红磷阻燃剂 | 第18-21页 |
1.4.2 聚磷酸铵阻燃剂 | 第21-22页 |
1.4.3 有机磷类阻燃剂 | 第22页 |
1.5 氮系阻燃剂阻燃PA6 | 第22-29页 |
1.5.1 三聚氰胺 | 第23-24页 |
1.5.2 三聚氰胺氰尿酸盐 | 第24-28页 |
1.5.3 三聚氰胺磷酸盐 | 第28-29页 |
1.5.4 三聚氰胺硫酸盐 | 第29页 |
1.6 用于PA6的其他阻燃添加剂 | 第29页 |
1.7 阻燃PA6工程塑料的难点及发展趋势 | 第29-32页 |
1.8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 第32-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6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46-53页 |
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 第46页 |
2.2 主要设备 | 第46-47页 |
2.3 阻燃剂及其阻燃PA6材料的制备 | 第47-48页 |
2.3.1 常规法合成MCA | 第47页 |
2.3.2 分子复合方法合成MCA | 第47页 |
2.3.3 改性MCA微胶囊化红磷的制备 | 第47页 |
2.3.4 PA6阻燃材料的制备 | 第47-48页 |
2.4 样品测试与表征 | 第48-52页 |
2.4.1 MCA转化率测试 | 第48页 |
2.4.2 光谱分忻 | 第48页 |
2.4.3 XRD分忻 | 第48-49页 |
2.4.4 热分析 | 第49页 |
2.4.5 质谱分忻(MS) | 第49页 |
2.4.6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MS-GP) | 第49页 |
2.4.7 电镜分忻 | 第49-50页 |
2.4.8 粘度测试 | 第50页 |
2.4.9 熔融指数测试 | 第50页 |
2.4.10 阻燃性能测试 | 第50-51页 |
2.4.11 力学性能测试 | 第51页 |
2.4.12 材料摩擦系数及磨耗测试 | 第51页 |
2.4.13 维卡软化点测试 | 第51页 |
2.4.14 表面电阻和体积电阻测试 | 第51-52页 |
2.4.15 微胶囊化红磷物性测试 | 第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
第三章 三聚氰胺-氰尿酸氢键复合的研究 | 第53-65页 |
3.1 引言 | 第53页 |
3.2 ME-CA氢键复合过程研究 | 第53-61页 |
3.3 ME-CA氢键复合过程中的热效应研究 | 第61-62页 |
3.4 反应温度对ME-CA氢键复合转化率的影响 | 第62-6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5页 |
第四章 分子复合改性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的制备 | 第65-85页 |
4.1 引言 | 第65-66页 |
4.2 分子复合改性MCA的合成 | 第66-72页 |
4.2.1 改性剂对反应体系的降粘效应 | 第66-68页 |
4.2.2 改性剂对反应体系的增溶效应 | 第68-69页 |
4.2.3 改性剂对反应体系的催化效应 | 第69-71页 |
4.2.4 反应温度对转化率的影响 | 第71页 |
4.2.5 传统MCA与分子复合改性MCA制备工艺的比较 | 第71-72页 |
4.3 分子复合改性MCA结构与性质的表征 | 第72-84页 |
4.3.1 红外光谱分析 | 第73-74页 |
4.3.2 紫外光谱分析 | 第74-75页 |
4.3.3 DSC和TG分析 | 第75-76页 |
4.3.4 质谱(MS)分析 | 第76-80页 |
4.3.5 XRD分析 | 第80-82页 |
4.3.6 阻燃剂粒子的形貌分析 | 第82-8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5页 |
第五章 分子复合改性MCA阻燃PA6的研究 | 第85-129页 |
5.1 引言 | 第85页 |
5.2 改性MCA阻燃PA6的研究 | 第85-117页 |
5.2.1 改性MCA阻燃PA6的阻燃性能研究 | 第85-92页 |
5.2.2 改性MCA对PA6的阻燃机理研究 | 第92-105页 |
5.2.3 阻燃PA6的流变性能研究 | 第105-108页 |
5.2.4 阻燃剂粒子在PA6中分散形貌的研究 | 第108-109页 |
5.2.5 改性MCA阻燃PA6的力学性能研究 | 第109-112页 |
5.2.6 改性MCA阻燃PA6的电性能研究 | 第112-113页 |
5.2.7 改性MCA阻燃PA6的摩擦磨损性能研宄 | 第113-115页 |
5.2.8 改性MCA阻燃PA6的结晶性能研究 | 第115-117页 |
5.3 改性MCA阻燃玻纤增强PA6的研究 | 第117-123页 |
5.3.1 玻纤增强PA6的性能测试 | 第117-118页 |
5.3.2 改性MCA阻燃坡纤增强PA6的阻燃性能研究 | 第118-120页 |
5.3.3 改性MCA阻燃玻纤增强PA6的力学性能研究 | 第120页 |
5.3.4 改性MCA阻燃玻纤增强PA6的流变性能研究 | 第120-121页 |
5.3.5 改性MCA对阻燃玻纤增强PA6热变形温度的影响 | 第121-122页 |
5.3.6 偶联剂对改性MCA阻燃玻纤增强PA6阻燃性能的影响 | 第122-123页 |
5.4 改性MCA阻燃矿物填充PA6的研究 | 第123-124页 |
5.5 改性MCA阻燃玻纤/矿物混合填充PA6的研究 | 第124-12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25-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29页 |
第六章 改性MCA微胶囊红磷的制备及其阻燃PA6研究 | 第129-138页 |
6.1 改性MCA微胶囊红磷的制备工艺及其特点 | 第129-130页 |
6.2 改性MCA微胶囊红磷阻燃剂的形貌分析 | 第130-131页 |
6.3 改性MCA微胶囊红磷阻燃PA6的性能研究 | 第131-136页 |
6.3.1 MCA/RP配比对PA6阻燃性能的影响 | 第131页 |
6.3.2 改性剂含量对微胶囊红磷阻燃PA6阻燃性能的影响 | 第131-132页 |
6.3.3 改性MCA微胶囊红磷含量对PA6阻燃性能的影响 | 第132-133页 |
6.3.4 MCA/RP配比对微胶囊红磷阻燃剂吸湿性的影响 | 第133-134页 |
6.3.5 MCA/RP配比对微胶囊红磷阻燃剂着火点的影响 | 第134页 |
6.3.6 MCA/RP配比对微胶囊红磷阻燃剂色泽的影响 | 第134-135页 |
6.3.7 改性MCA微胶囊红磷阻燃PA6的力学性能研究 | 第135-13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38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38-140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申请专利、获奖情况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40-144页 |
致谢 | 第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