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热处理论文--热处理工艺论文--特殊热处理论文--其他热处理论文

激光表面淬火瞬态温度场的有限元模拟及硬化层深预测

第一章 绪论第1-20页
 1.1 引言第8-9页
 1.2 激光表面淬火综述第9-15页
  1.2.1 激光的产生原理和特性第9-11页
  1.2.2 激光表面淬火的机理和特点第11-14页
   1.2.2.1 激光与金属材料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第11-12页
   1.2.2.2 激光快速加热对材料相变的影响第12页
   1.2.2.3 相变硬化层的组织结构第12-13页
   1.2.2.4 激光表面淬火的特点第13-14页
  1.2.3 激光表面淬火的设备基础第14-15页
  1.2.4 激光表面淬火的工艺影响因素第15页
 1.3 激光表面淬火模拟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5-19页
  1.3.1 以实验为基础的数学模型第16-18页
  1.3.2 与计算机结合的有限元数值模拟第18-19页
 1.4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内容第19-20页
第二章 热分析有限元模拟的理论基础和有限元软件第20-29页
 2.1 两大理论基础第20-24页
  2.1.1 有限元的基本理论和原理第20-21页
  2.1.2 传热学的理论基础第21-24页
   2.1.2.1 热传导第22页
   2.1.2.2 热对流第22-23页
   2.1.2.3 热辐射第23-24页
 2.2 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发展第24-26页
 2.3 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及其特点第26-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激光表面淬火三维瞬态温度场的有限元模拟第29-38页
 3.1 ANSYS的热分析特点第29-30页
 3.2 ANSYS瞬态热分析的主要步骤第30-31页
  3.2.1 建模第30页
  3.2.2 加载求解第30-31页
  3.2.3 后处理第31页
 3.3 激光表面淬火三维瞬态温度场的有限元模拟第31-37页
  3.3.1 激光表面淬火的热传导微分方程第31-32页
  3.3.2 参数的确定第32-34页
   3.3.2.1 相变潜热的处理第32-33页
   3.3.2.2 热物性参数的确定第33-34页
  3.3.3 三维瞬态温度场的模拟过程第34-36页
   3.3.3.1 三维几何模型的建立第34页
   3.3.3.2 施加热载荷第34-36页
  3.3.4 三维瞬态温度场的后处理第36-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针对研究硬化层深的激光表面淬火的二维模拟第38-46页
 4.1 激光表面淬火的二维模拟第38-39页
 4.2 激光表面淬火的二维模拟结果的分析第39-43页
  4.2.1 激光表面淬火的相变温度的确定第39页
  4.2.2 二维模拟的后处理第39-40页
  4.2.3 二维模拟结果的分析第40-43页
 4.3 模拟和试验的对比结果第43-44页
 4.4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五章 基于ANSYS的预测硬化层深数学模型第46-60页
 5.1 基于ANSYS的能量转换系数的确定第46-50页
  5.1.1 试验设备和试验结果第47页
  5.1.2 根据模拟结果确定的能量转换系数的值第47-50页
 5.2 预测层深数学模型第50-58页
  5.2.1 数学软件Maple和统计回归方程软件的简介第51-53页
  5.2.2 试验数据的数学拟合分析第53-57页
   5.2.2.1 能量转换系数与功率的关系第53-56页
   5.2.2.2 能量转换系数与扫描速度的关系第56页
   5.2.2.3 能量转换系数与功率、扫描速度的关系第56-57页
  5.2.3 数学模型的建立第57-58页
 5.3 验证预测层深数学模型的精确性第58-59页
 5.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六章 相变硬化层的均匀性分析第60-68页
 6.1 相变硬化层不均匀的主要体现第60-61页
  6.1.1 硬化层截面形貌及原因第60页
  6.1.2 相变硬化层进出端的差异第60-61页
 6.2 对截面形貌优化的分析第61-62页
  6.2.1 在截面形貌优化上的提出的可能解决方法第61-62页
  6.2.2 硬化层截面形貌的模拟分析第62页
 6.3 对进出端差异的研究第62-67页
  6.3.1 在解决进出端上提出的可能解决方法第62-63页
  6.3.2 针对进出端差异的试验研究第63-67页
   6.3.2.1 数据的收集第63-64页
   6.3.2.2 整理所有的数据第64-66页
   6.3.2.3 由数据整理后推出的规律第66-67页
 6.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七章 全文总结第68-70页
致谢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多胺、二硫键以及硫醚结构的环肽的设计合成及分子识别研究
下一篇:通过分子复合改性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及对PA6阻燃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