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8页 |
第一章 中国古代壁画的“现状模写” | 第8-36页 |
一、 什么是“现状模写” | 第8-9页 |
二、 “现状”形成的因素 | 第9-11页 |
三、 “现状”的构成 | 第11-21页 |
1、 支持体 | 第11-12页 |
2、 基础层 | 第12-14页 |
3、 表现层 | 第14-18页 |
4、 腐化层 | 第18-19页 |
5、 空间环境效应 | 第19-21页 |
四、 “现状”研究与传统材料、技法的拓展 | 第21-30页 |
a、 关于天然土质颜料 | 第21-24页 |
b、 关于天然矿物质颜料的“再生”系列颜料 | 第24-25页 |
c、 关于人工岩石颜料 | 第25-28页 |
d、 “箔变现象”的启示 | 第28-30页 |
五、 《飞天》与《侍女》的“现状模写” | 第30-36页 |
第二章 “现状模写”引发的思考与实践 | 第36-47页 |
一、 传统材料、技法在创作中的拓展 | 第36-40页 |
二、 借鉴与融通 | 第40-44页 |
三、 《氤氲》的创作过程及体会 | 第44-47页 |
结语 | 第47-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