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引言 | 第10-15页 |
·抑制性消减杂交SSH 技术 | 第10-12页 |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 第10-11页 |
·抑制性消减杂交的技术要点及优缺点 | 第11-12页 |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的应用 | 第12-14页 |
·本项目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5-25页 |
·试验材料和仪器试剂 | 第15页 |
·试验材料 | 第15页 |
·主要仪器 | 第15页 |
·主要试剂 | 第15页 |
·试验方法 | 第15-25页 |
·组织DNA 提取和病原检测 | 第15-16页 |
·组织总RNA 提取和cDNA 合成、扩增与纯化 | 第16-18页 |
·差异片段的富集 | 第18-22页 |
·文库构建 | 第22页 |
·阳性克隆测序及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2-23页 |
·RT-PCR 检测 | 第23-2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35页 |
·嫁接侵染枣疯病病原后‘星光’的抗病表现 | 第25页 |
·不同侵染时期‘星光’体内的病原检测 | 第25-26页 |
·DNA 提取质量检测 | 第25-26页 |
·不同侵染时期‘星光’体内植原体病原的检测 | 第26页 |
·SSH 文库的构建 | 第26-30页 |
·总RNA 的提取 | 第26-27页 |
·双链cDNA 合成扩增的最优循环数确定 | 第27-28页 |
·Rsa I 酶切 | 第28页 |
·接头连接效率分析 | 第28-29页 |
·消减效率分析 | 第29页 |
·差减杂交后产物的第一轮、第二轮PCR 扩增结果分析 | 第29-30页 |
·文库质量检测 | 第30页 |
·获得ESTS 的功能分类 | 第30-32页 |
·部分基因ESTS 序列的RT-PCR 分析 | 第32-35页 |
4 讨论 | 第35-39页 |
·关于‘星光’材料的处理及RNA 提取 | 第35页 |
·植原体胁迫下枣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第35-38页 |
·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 | 第35-36页 |
·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表达 | 第36-37页 |
·转录相关基因的表达 | 第37页 |
·植原体特异基因的表达 | 第37-38页 |
·植原体胁迫下枣SSH 文库构建的意义 | 第38页 |
·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 第38-39页 |
5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
附录 | 第45-46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46-47页 |
作者简历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