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7页 |
|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25页 |
| ·模糊控制器的基本结构 | 第16-17页 |
| ·复杂系统的模糊递阶控制 | 第17-20页 |
| ·自适应模糊控制 | 第20-23页 |
| ·模糊控制的具体实现 | 第23-24页 |
| ·模糊燃烧控制 | 第24-25页 |
| ·研究意义 | 第25-26页 |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26-27页 |
| 第二章 基于PI控制律的通用递阶模糊控制器 | 第27-37页 |
| ·基于对象动态性能量度的模糊递阶自适应控制 | 第27-29页 |
| ·基于PI控制律的闭环模糊增益调度控制 | 第29-36页 |
| ·基于PI控制律的闭环模糊增益调度控制器体系结构 | 第29-30页 |
| ·闭环模糊增益调度 | 第30-34页 |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34-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三章 时滞非线性过程的复合模糊自适应控制 | 第37-45页 |
| ·引言 | 第37页 |
| ·控制系统体系结构 | 第37-38页 |
| ·被控对象描述 | 第37页 |
| ·控制方法描述 | 第37-38页 |
| ·Smith预估器与自适应PID控制器 | 第38-39页 |
| ·对象参数的模糊估计与在线自适应修正 | 第39-41页 |
| ·参数的模糊估计 | 第39-40页 |
| ·参数在线自适应规律 | 第40-41页 |
| ·抗扰动PI控制器 | 第41页 |
| ·仿真研究 | 第41-43页 |
| ·具体参数估计与在线自适应算法 | 第42-43页 |
| ·仿真结果说明 | 第43页 |
| ·本章小节 | 第43-45页 |
| 第四章 通用模糊调节器的实现 | 第45-65页 |
| ·模糊推理芯片的设计与说明 | 第45-54页 |
| ·采用硬件电路实现模糊推理的原因 | 第45-46页 |
| ·模糊推理ASIC芯片所采用的模糊推理方法 | 第46-49页 |
| ·模糊推理ASIC芯片的知识库结构 | 第49-54页 |
| ·模糊推理芯片的研发过程 | 第54页 |
| ·通用模糊控制器的研制 | 第54-60页 |
| ·锅炉智能模糊控制系统 | 第54-55页 |
| ·基于PC/104嵌入式计算机的仪表型模糊控制器 | 第55-60页 |
| ·基于高性能单片机的通用模糊调节器GFC-2000B | 第60-64页 |
| ·GFC-2000B的体系结构 | 第61-62页 |
| ·GFC-2000B的算法模块 | 第62-63页 |
| ·GFC-2000B的应用组态 | 第63-64页 |
| ·GFC-2000B的图形显示 | 第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第五章 锅炉智能模糊燃烧控制 | 第65-87页 |
| ·链条热水锅炉的燃烧系统 | 第65-66页 |
| ·锅炉的燃烧调节 | 第66-68页 |
| ·锅炉燃烧与设备稳定性 | 第66页 |
| ·锅炉燃烧与污染 | 第66页 |
| ·锅炉燃烧与节能 | 第66-68页 |
| ·凭感性经验的锅炉燃烧控制方法 | 第68页 |
| ·面向锅炉燃烧控制的非解析控制的特征与系统结构 | 第68-74页 |
| ·被控设备描述逻辑的五个范畴 | 第68-70页 |
| ·非解析控制特征 | 第70-71页 |
| ·燃烧过程控制知识的表示 | 第71-72页 |
| ·非解析系统中的实时推理方法 | 第72页 |
| ·非解析控制系统的模糊推理 | 第72-74页 |
| ·智能模糊燃烧控制策略的具体实现 | 第74-81页 |
| ·用模糊传感器计算负荷状态 | 第74-75页 |
| ·通过嵌入式推理解释器处理炉膛负压信号 | 第75-77页 |
| ·用模糊协调器FH寻找最佳风煤比qw | 第77-79页 |
| ·燃烧控制器最底层的“智能前馈+反馈控制” | 第79-81页 |
| ·链条热水锅炉的控制组态与实际控制效果 | 第81-85页 |
| ·基于逻辑空间的特征识别组态 | 第81-82页 |
| ·控制回路组态 | 第82-85页 |
| ·实际控制效果 | 第85页 |
|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 第六章 汽车发动机多点汽油喷射控制 | 第87-123页 |
| ·汽车发动机多点汽油喷射系统(电喷系统)原理 | 第87-89页 |
| ·电喷系统的信号处理 | 第89-92页 |
| ·发动机曲轴瞬时转速及发动机角位移 | 第90-91页 |
| ·氧传感器电压信号 | 第91-92页 |
| ·汽车发动机的排放污染与控制方法 | 第92-96页 |
| ·汽油机的废气中有害物质成因与影响因素 | 第92-93页 |
| ·降低汽油机废气排放措施 | 第93-94页 |
| ·汽车废气排放法规 | 第94-96页 |
| ·基于“前馈+反馈”的稳态喷油控制 | 第96-106页 |
| ·汽车发动机的稳态控制 | 第96-100页 |
| ·基本喷油量的稳态校正 | 第100-102页 |
| ·发动机模糊增益自适应控制 | 第102-104页 |
| ·发动机基于氧传感器的静态自学习控制 | 第104-106页 |
| ·基于数学模型的动态空燃比控制 | 第106-112页 |
| ·发动机数学模型 | 第108-110页 |
| ·基于数学模型的模糊动态空燃比控制算法 | 第110-112页 |
| ·汽车怠速控制 | 第112-117页 |
| ·怠速状态发动机动态特性 | 第113-114页 |
| ·怠速递阶模糊控制 | 第114-116页 |
| ·怠速喷油调节与点火调节 | 第116-117页 |
| ·发动机点火提前角控制 | 第117-119页 |
| ·无分电器点火 | 第117-118页 |
| ·点火提前角控制 | 第118-119页 |
| ·实际控制结果 | 第119-121页 |
| ·实验过程 | 第120页 |
| ·实验结果 | 第120-1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1-123页 |
| ·汽车发动机电喷系统总结 | 第121页 |
| ·锅炉燃烧控制与发动机燃烧控制对比 | 第121-123页 |
| 结论 | 第123-1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6-135页 |
| 附录 | 第135-144页 |
| 附录1 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检验报告 | 第140-141页 |
| 附录2 汽车28工况空燃比波动曲线 | 第141-144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 第144-145页 |
| 致谢 | 第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