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第1-9页 |
| 一、 选题的缘由 | 第5-6页 |
| 二、 研究的定位 | 第6-7页 |
| 三、 已有研究综述 | 第7-8页 |
| 四、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 第一部分 中学互联网络学校的课程 | 第9-21页 |
| 一、 我国中学互联网络学校 | 第9-12页 |
| 二、 中学互联网络学校的课程及特征 | 第12-21页 |
| 1. 课程与互联网学校的课程 | 第12-14页 |
| 2. 互联网学校课程的基本特征 | 第14-15页 |
| 3. 传统课程与网络课程的主要区别 | 第15页 |
| 4. 互联网学校课程的建构目标 | 第15-17页 |
| 5. 互联网课程的类型与结构 | 第17-21页 |
| 第二部分 中学互联网络程的自主学习 | 第21-33页 |
| 一、 关于自主学习 | 第21-23页 |
| 二、 关于互联网课程的虚拟环境与传统环境中的学习者 | 第23-27页 |
| 三、 关于互联网课程的自主学习理论 | 第27-33页 |
| 第三部分 互联网学校课程中的自主学习模式 | 第33-53页 |
| 一、 教师—学生任务式自主学习 | 第33-41页 |
| 二、 生—生协作式自主学习 | 第41-44页 |
| 三、 主体个别化自主学习 | 第44-47页 |
| 四、 自主探索式学习 | 第47-53页 |
| 附录: 来自于媒体的报道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后记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