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前言 | 第9-15页 |
第一章 不同遮光时期对番茄筋腐果发生的影响 | 第15-24页 |
一、 材料与方法 | 第15-16页 |
(一) 试验设计 | 第15页 |
(二) 调查与测定内容 | 第15-16页 |
二、 结果与分析 | 第16-22页 |
(一) 不同处理对番茄筋腐果产量及总产量的影响 | 第16-18页 |
(二) 不同处理对番茄筋腐果发生率的影响 | 第18-19页 |
(三) 不同处理植株生长发育对番茄筋腐果发生的影响 | 第19-20页 |
(四) 果实还原糖、有机酸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筋腐果发生的关系 | 第20-21页 |
(五) 植株硝态氮与铵态氮含量对筋腐果发生的影响 | 第21-22页 |
三、 结论与讨论 | 第22-24页 |
第二章 不同遮光强度对番茄筋腐果发生的影响 | 第24-38页 |
一、 材料与方法 | 第24-26页 |
(一) 试验设计 | 第24页 |
(二) 调查与测定内容 | 第24-26页 |
二、 结果与分析 | 第26-35页 |
(一) 不同处理对番茄筋腐果产量及总产量的影响 | 第26页 |
(二) 不同程度遮光处理对筋腐果发生率的影响 | 第26-27页 |
(三) 遮光处理光合产物的积累对筋腐果发生的影响 | 第27-29页 |
(四) 不同处理植株根系活力及钾、氮的吸收对筋腐果发生的影响 | 第29-32页 |
(五) 地上部硝态氮与铵态氮含量与番茄筋腐果发生的关系 | 第32-35页 |
三、 结论与讨论 | 第35-38页 |
第三章 变光处理对番茄筋腐果发生的影响 | 第38-48页 |
一、 材料与方法 | 第38页 |
(一) 试验设计 | 第38页 |
(二) 调查与测定内容 | 第38页 |
二、 结果与分析 | 第38-46页 |
(一) 不同变光处理对番茄筋腐果产量及总产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二) 不同变光处理番茄筋腐果发生率的影响 | 第39页 |
(三) 遮光处理光合产物的积累对筋腐果发生的影响关系 | 第39-41页 |
(四) 不同处理根系活性及对钾、氮的吸收与筋腐果发生的关系 | 第41-43页 |
(五) 地上部硝态氮与铵态氮含量对番茄筋腐果发生的影响 | 第43-46页 |
三、 结论与讨论 | 第46-48页 |
第四章 番茄正常果实与筋腐果生理生化指标比较 | 第48-57页 |
一、 材料与方法 | 第48页 |
二、 结果与分析 | 第48-54页 |
(一) 病果与正常果不同部位乙烯释放量比较 | 第48-49页 |
(二) 正常果与筋腐果不同部位糖分含量比较 | 第49-50页 |
(三) 正常果与病果全氮、全碳以及全氮/全碳比值的比较 | 第50-52页 |
(四) 病果与正常果不同组织氨基酸含量比较 | 第52-54页 |
(五) 病果与正常果不同部位酚类物质含量比较 | 第54页 |
三、 结论与讨论 | 第54-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英文摘要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