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4页 |
一、 成人和谐教学的内涵分析 | 第14-21页 |
(一)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4-18页 |
(二) 成人和谐教学的特征 | 第18-21页 |
二、 成人和谐教学的理论基础与客观依据 | 第21-29页 |
(一) 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二) 客观依据 | 第25-29页 |
三、 成人和谐教学体系的建构(一)——和谐教学的命题 | 第29-38页 |
(一) 成人“因教而教”的内涵及价值阐释 | 第29-31页 |
(二) 成人“因学而教”的内涵及价值阐释 | 第31-33页 |
(三) 成人“因教而学”的内涵及价值阐释 | 第33-36页 |
(四) 成人“因学而学”的内涵及价值阐释 | 第36-38页 |
四、 成人和谐教学体系的建构(二)——和谐教学的策略 | 第38-46页 |
(一) 培养成人和谐教学的意识 | 第38-39页 |
(二)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 第39-41页 |
(三) 正确处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 | 第41-42页 |
(四) 要进一步提高学员元认知能力 | 第42-43页 |
(五) 因目标而“教”“学” | 第43-44页 |
(六) 采取相应的匹配或失配策略 | 第44-46页 |
五、 成人和谐教学体系的建构(三)——和谐教学的境界 | 第46-50页 |
(一) 和谐地教——“因教而教”与“因学而教”的整合建构 | 第46-47页 |
(二) 和谐地学——“因教而学”与“因学而学”的整合建构 | 第47-49页 |
(三) 和谐地教学——“因教而教”、“因学而教”与“因教而学”、“因学而学”的整合建构的整合建构 | 第49-50页 |
注释 | 第50-53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3-60页 |
后记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