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主结构设计技术及结构修改技术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9页 |
第二章 机床现代设计的基本理论概述 | 第9-16页 |
2.1 有限元法简介 | 第10页 |
2.2 模态力法 | 第10-11页 |
2.3 识别结合面参数的振型拟合法 | 第11-12页 |
2.4 基于中性面的特征造型方法 | 第12-13页 |
2.5 复杂结构的板梁组合单元的网格生成方法 | 第13-14页 |
2.6 机床主体结构薄弱环节识别 | 第14-15页 |
2.7 生成实体与工程图纸 | 第15-16页 |
第三章 软件的结构体系与使用 | 第16-31页 |
3.1 软件的结构体系 | 第16-24页 |
3.1.1 标准建模语言UML简介 | 第16-17页 |
3.1.2 系统功能用例图 | 第17-18页 |
3.1.3 系统的逻辑结构图 | 第18-22页 |
3.1.4 系统的物理结构图 | 第22-24页 |
3.2 软件的使用 | 第24-31页 |
3.2.1 软件的安装 | 第24-25页 |
3.2.2 菜单展开总图 | 第25-26页 |
3.2.3 “建模”菜单组 | 第26-29页 |
3.2.4 “组装”菜单组 | 第29页 |
3.2.5 “分析”菜单组 | 第29-30页 |
3.2.6 “优化”菜单组 | 第30-31页 |
第四章 机床的特征建模 | 第31-51页 |
4.1 基于中性面的特征建模 | 第31-35页 |
4.2 程序实现 | 第35-44页 |
4.2.1 开发工具简介 | 第35-39页 |
4.2.2 基于中性面的特征建模方法及程序实现 | 第39-44页 |
4.3 建模实例 | 第44-51页 |
第五章 机床主体结构薄弱环节及薄弱区域的识别 | 第51-55页 |
5.1 薄弱环节的识别 | 第51-54页 |
5.2 薄弱区域的识别 | 第54-55页 |
第六章 对凯奇公司TH6950机床结构修改的应用 | 第55-67页 |
6.1 对机床结构的三次重大改进 | 第55-65页 |
6.2 结构修改经验总结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