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1 基因组研究及其对分子生物学的影响 | 第10-13页 |
·遗传图谱(Genetic mapping) | 第10-11页 |
·物理图谱(Physical mapping) | 第11页 |
·基因组测序(Genome sequencing) | 第11页 |
·功能基因组(Functional genomics)研究 | 第11-13页 |
2 植物基因表达调控和基因的分离 | 第13-16页 |
·与本研究有关的基因表达调控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差异表达基因的分离 | 第15-16页 |
3 植物杂种优势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杂种优势的表现 | 第17页 |
·杂合性与杂种优势预测 | 第17页 |
·杂种优势的遗传学基础 | 第17-20页 |
第二章 水稻剑叶中基因差异表达与杂种优势和杂合性的关系 | 第20-32页 |
1 前言 | 第20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0-22页 |
·水稻材料 | 第20-21页 |
·RNA提取 | 第21页 |
·差异显示 | 第21页 |
·数据分析 | 第21-2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2-30页 |
·差异表达的cDNA带型 | 第22-24页 |
·不同杂交组合中差异带型的数量 | 第24-26页 |
·基因差异表达与杂种表现、杂种优势及杂合性的相关分析 | 第26-27页 |
·单个基因的差异表达与杂种表现、杂种优势和杂合性的关系 | 第27-30页 |
4 讨论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水稻杂种和亲本间基因表达差异的鉴定和分析 | 第32-54页 |
1 前言 | 第32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32-34页 |
·水稻材料 | 第32页 |
·差异显示 | 第32-33页 |
·差异表达带的回收和克隆 | 第33页 |
·高密度cDNA点杂交 | 第33页 |
·点杂交结果的定量分析 | 第33-34页 |
·测序 | 第34页 |
·cDNA片段的染色体定位 | 第3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4-49页 |
·差异显示带的回收和克隆 | 第34-35页 |
·高密度cDNA点杂交及差异表达分析 | 第35-39页 |
·不同优势的杂交组合中基因差异分析表达 | 第39-43页 |
·部分cDNA克隆的序列分析 | 第43-49页 |
·差异表达cDNA克隆的染色体定位 | 第49页 |
4 讨论 | 第49-54页 |
·关于差异显示技术在基因数量化差异表达研究中的有效性 | 第49-51页 |
·水稻杂种和亲本之间基因表达差异 | 第51-52页 |
·差异表达分析在杂种优势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 第52-54页 |
第四章 水稻DNA甲基化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 第54-70页 |
1 前言 | 第54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54-56页 |
·植物材料和DNA提取 | 第54页 |
·DNA甲基化检测方法 | 第54-55页 |
·差异甲基化片段的克隆和Southern杂交分析 | 第55页 |
·数据分析 | 第55-5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6-67页 |
·水稻基因组胞嘧啶甲基化差异的检测 | 第56-60页 |
·胞嘧啶甲基化与杂种优势关系分析 | 第60-66页 |
·差异甲基化片段的序列分析 | 第66-67页 |
4 讨论 | 第67-70页 |
·MSAP方法检测DNA甲基化的效率及应用 | 第67-68页 |
·DNA甲基化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 第68-70页 |
第五章 总结与思考 | 第70-75页 |
1 本研究主要结果 | 第70页 |
2 关于杂种优势产生的表达调控机理的一些思考 | 第70-73页 |
3 关于进一步开展杂种优势机理研究的设想 | 第73-74页 |
4 结束语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6页 |
附录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