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的非线性变结构控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符号 | 第8-11页 |
| LIST OF SYMBOLS | 第11-14页 |
| 目录 | 第14-17页 |
| CONTENTS | 第17-2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20-32页 |
| ·电力系统稳定性概述 | 第20-21页 |
| ·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方法概述 | 第21-23页 |
| ·控制理论发展及在电力系统应用的沿革 | 第23-28页 |
| ·研究动机 | 第28-30页 |
| ·研究目标及内容安排 | 第30-32页 |
| 第二章 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状态—输入线性化 | 第32-51页 |
| ·基本的数学概念 | 第32-39页 |
| ·李导数和李括号 | 第32-33页 |
| ·微分同胚与状态变换 | 第33-35页 |
| ·弗罗贝尼斯定理 | 第35-36页 |
| ·控制系统的关系度 | 第36-39页 |
| ·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状态—输入线性化 | 第39-50页 |
| ·输入—状态线性化的基本思想 | 第39-42页 |
| ·输入—状态线性化的条件 | 第42页 |
| ·精确线性化的算法 | 第42-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三张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状态—输入线性化 | 第51-61页 |
|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状态—输入线性化的基本思想 | 第51-52页 |
| ·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系统输入—状态线性化的条件 | 第52-53页 |
| ·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系统输入—状态线性化的算法 | 第53-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四章 变结构控制理论 | 第61-75页 |
| ·变结构控制的基本思想 | 第61-65页 |
| ·线性定常对象自由运动的二次型切换函数 | 第65-71页 |
| ·滑动面的存在条件 | 第66-69页 |
| ·滑动运动的稳定条件 | 第69-71页 |
| ·限制S|·的趋近律法 | 第71-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 第五章 大型同步发电机变结构励磁控制 | 第75-84页 |
| ·问题的数学模型 | 第75-76页 |
| ·精确线性化设计 | 第76-79页 |
| ·变结构控制器的设计 | 第79-81页 |
| ·仿真分析 | 第81-83页 |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 第六章 电力系统的分散变结构励磁控制 | 第84-94页 |
| ·问题的数学模型 | 第84-85页 |
| ·精确线性化设计 | 第85-87页 |
| ·变结构控制器的设计 | 第87-89页 |
| ·仿真分析 | 第89-91页 |
| 本章小结 | 第91-94页 |
| 第七章 汽轮发电机的变结构调速控制 | 第94-103页 |
| ·问题的数学模型 | 第94-96页 |
| ·精确线性化设计 | 第96-97页 |
| ·变结构控制器的设计 | 第97-99页 |
| ·仿真分析 | 第99-10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 第八章 电力系统的分散变结构调速控制 | 第103-113页 |
| ·问题的数学模型 | 第103-104页 |
| ·精确线性化设计 | 第104-105页 |
| ·变结构控制器的设计 | 第105-107页 |
| ·仿真分析 | 第107-11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0-113页 |
| 结论 | 第113-11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5-124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完成的论文 | 第124-125页 |
| 致谢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