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3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0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学术意义 | 第12页 |
·实践价值 | 第12-13页 |
2 国内外研究评述和理论源泉 | 第13-2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房地产市场均衡的研究概况 | 第13页 |
·房地产市场互动机理的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地价与房价关系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内关于房价与地价关系研究的回顾和评述 | 第15-17页 |
·国内关于房价与地价关系实证研究的概况 | 第17-18页 |
·房价与地价关系的理论源泉 | 第18-26页 |
·地租理论 | 第18-21页 |
·地价理论 | 第21-23页 |
·均衡理论与非均衡理论 | 第23-24页 |
·产权理论 | 第24-26页 |
3 地价与房价的逻辑分析与理论模型 | 第26-50页 |
·地价的内涵和构成 | 第26-31页 |
·地价的本质 | 第26-28页 |
·地价的表现形式 | 第28-29页 |
·地价的基本特征 | 第29-30页 |
·地价的影响因素 | 第30页 |
·地价的构成 | 第30-31页 |
·土地市场的供求分析和地价的形成机制 | 第31-36页 |
·土地市场的需求分析 | 第31-33页 |
·土地市场的供给分析 | 第33-34页 |
·土地价格的形成机制 | 第34-36页 |
·房价的内涵和构成 | 第36-40页 |
·房价的实质 | 第36页 |
·房价的基本特征 | 第36-38页 |
·房价的影响因素 | 第38-39页 |
·房价的构成 | 第39-40页 |
·房地产市场的供求理论及价格形成机制 | 第40-47页 |
·房地产市场需求分析 | 第40-42页 |
·房地产市场供给分析 | 第42-45页 |
·房价的形成机制 | 第45-47页 |
·房价与地价的相互作用机理 | 第47-50页 |
4 房价与地价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50-69页 |
·研究方法与数据模型 | 第50-55页 |
·单位根检验 | 第50-52页 |
·协整检验 | 第52-53页 |
·误差修正模型 | 第53-54页 |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54-55页 |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55-58页 |
·数据检验结果 | 第58-69页 |
·全国层面的计量分析 | 第58-65页 |
·城市层面的数据检验结果 | 第65-67页 |
·小结 | 第67-69页 |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69-77页 |
·研究结论 | 第69-70页 |
·政策建议 | 第70-76页 |
·有效调控土地出让市场 | 第70-72页 |
·建立多元性、多层次的房地产市场结构体系 | 第72-73页 |
·有针对性的调控房地产市场的需求 | 第73-74页 |
·建立和完善房地产市场的信息披露机制 | 第74页 |
·房地产金融的改革和创新 | 第74-76页 |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附录 | 第82-90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82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82页 |
C. 30个大中城市房价销售价格指数和土地交易价格指数数据 | 第82-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