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9页 |
·滑模控制理论的产生背景 | 第13-15页 |
·滑模控制理论的基本原理 | 第15-23页 |
·基本概念 | 第15-18页 |
·滑模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 | 第18-21页 |
·滑模控制系统的不变性 | 第21-23页 |
·滑模控制的基本问题 | 第23-27页 |
·滑模运动的稳定性问题 | 第23-24页 |
·滑模面趋近问题 | 第24-25页 |
·抖振问题 | 第25-27页 |
·滑模控制理论及应用发展概况 | 第27-36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36-39页 |
第二章 一类非线性系统的终端滑模分解控制 | 第39-53页 |
·引言 | 第39-41页 |
·传统的终端滑模控制 | 第41-42页 |
·改进的的终端滑模控制 | 第42-43页 |
·四阶系统终端滑模分解控制 | 第43-45页 |
·实例仿真 | 第45-52页 |
·一级倒立摆仿真 | 第45-49页 |
·二级倒立摆仿真 | 第49-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三章 线性不确定系统的动态输出变结构控制 | 第53-65页 |
·引言 | 第53-54页 |
·含有非匹配不确定系统的动态输出变结构控制 | 第54-59页 |
·问题描述 | 第54-55页 |
·稳定性判据 | 第55-58页 |
·仿真算例 | 第58-59页 |
·同时含有匹配和非匹配不确定系统的动态输出变结构控制 | 第59-64页 |
·问题描述 | 第59页 |
·稳定性判据 | 第59-62页 |
·仿真算例 | 第62-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四章 一类不确定线性系统离散滑模输出反馈控制 | 第65-79页 |
·引言 | 第65-66页 |
·系统模型 | 第66-67页 |
·离散滑模面的设计 | 第67-70页 |
·改进的离散趋近律的设计 | 第70-73页 |
·离散滑模控制器的设计 | 第73-74页 |
·算法分析 | 第74-75页 |
·算法复杂性分析 | 第74-75页 |
·算法局限性 | 第75页 |
·仿真算例 | 第75-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五章 一类离散不确定时滞系统的输出变结构控制 | 第79-89页 |
·引言 | 第79-80页 |
·系统模型 | 第80-81页 |
·离散输出滑模控制算法设计 | 第81-84页 |
·滑模面的设计 | 第81-84页 |
·控制律设计 | 第84页 |
·仿真分析 | 第84-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第六章 不确定滑模控制系统的应用研究 | 第89-113页 |
·基于终端滑模控制的一类混沌系统的同步研究 | 第89-95页 |
·引言 | 第89-90页 |
·问题描述 | 第90-91页 |
·终端滑模控制器设计 | 第91-93页 |
·系统仿真 | 第93-95页 |
·基于T-S模型的Chua混沌系统模糊变结构控制 | 第95-103页 |
·引言 | 第95-96页 |
·Chua混沌系统T-S模糊建模 | 第96-100页 |
·模糊变结构控制器设计 | 第100-101页 |
·系统仿真 | 第101-103页 |
·阶欠驱动系统的自适应滑模控制 | 第103-111页 |
·引言 | 第103-104页 |
·系统模型 | 第104-105页 |
·自适应滑模控制器设计 | 第105-107页 |
·一级滑模面稳定性分析 | 第107-109页 |
·仿真分析 | 第109-111页 |
·本章小结 | 第111-11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3-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29页 |
致谢 | 第129-13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情况 | 第131-133页 |
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经历的简历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