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网络媒体影响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第一节 背景介绍第10-12页
  一、 网络媒体价值观的分裂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第10-11页
  二、 传统价值观教育模式降低了大学生价值观理论学习的积极性第11-12页
 第二节 意义探寻第12-14页
  一、 网络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第12-13页
  二、 网络价值观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第13-14页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一、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二、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第二章 网络媒体价值观分裂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第16-32页
 第一节 网络媒体价值观分裂之现状第16-22页
  一、 主流网络媒体的价值影响力被弱化第17-20页
  二、 商业网络媒体价值观的冲突与分裂第20-22页
 第二节 网络媒体价值观分裂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第22-28页
  一、 道德价值标准宽松化第23-25页
  二、 集体主义意识淡薄化第25-26页
  三、 理想信念薄弱化第26-28页
 第三节 网络媒体影响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之现状第28-32页
  一、 灌输式教育的内容与网络现实内容脱节第28-29页
  二、 说服式教育的方法抵不过网络传播效能第29-32页
第三章 网络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理性分析第32-42页
 第一节 西方价值观在网络社会中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第32-37页
  一、 实用主义价值观导致大学生对理想信念产生动摇第32-34页
  二、 享乐主义价值观导致大学生的利己主义思想升级第34-35页
  三、 “后现代主义”使大学生的道德相对主义观念泛滥第35-37页
 第二节 网络媒体的独特性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第37-42页
  一、 网络互动的匿名性导致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迷失第37-38页
  二、 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导致大学生道德自律的弱化第38-40页
  三、 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导致大学生价值理性的失落第40-42页
第四章 探索新型网络互动平台深化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第42-54页
 第一节 确立互动型网络价值观教育平台的目标第42-44页
  一、 变强制灌输教育为主动接受教育第42-43页
  二、 消解网络媒体价值观分裂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第43页
  三、 引导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第43-44页
 第二节 突出互动型网络价值观教育平台的特点和功能第44-46页
  一、 同质群体互动:满足群体归属感第44-45页
  二、 非同类群体互动:发展优质个性第45页
  三、 自我互动:实现自我教育第45-46页
 第三节 拓展互动型网络价值观教育平台的互动内容和形式第46-49页
  一、 设置媒介议程:紧跟大学生舆论热点第46-47页
  二、 开通新型网站:“五·四聚焦点”第47-48页
  三、 发明新型版块:激发无限活力第48-49页
 第四节 创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平台的价值引导方法第49-54页
  一、 采取匿名制交流与实名制管理相结合第49-50页
  二、 选择渗透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第50页
  三、 利用大学生舆论领袖引导价值观认同的正确走向第50-51页
  四、 筛选具有人格魅力的优秀版主进行把关定向第51-52页
  五、 发起具有价值观教育意义的各类集体活动实现知行统一第52-54页
结语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致谢第58-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理想人格及其塑造
下一篇:当代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实现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