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1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第10页 |
|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通信网服务质量(QoS)及其排队模型 | 第11-16页 |
| ·通信网服务质量(QoS)概述 | 第11页 |
| ·保证QoS的一般机制 | 第11-12页 |
| ·当前Internet支持QoS保障概况 | 第12-14页 |
| ·移动网络上提供QoS保障概况 | 第14页 |
| ·排队模型综述 | 第14-16页 |
| ·排队论的基本概念 | 第14-15页 |
| ·排队论的经典研究方法和成果 | 第15-16页 |
| 第三章 有关排队理论及工具 | 第16-22页 |
| ·矩阵的Kronecker积与Kronecker和 | 第16页 |
| ·PH分布 | 第16-17页 |
| ·马尔科夫到达过程 | 第17-18页 |
| ·生灭过程与拟生灭过程(QBD) | 第18-20页 |
| ·GI/M/1与M/G/1型结构矩阵 | 第20-21页 |
| ·随机环境 | 第21-22页 |
| 第四章 区分服务链路中确保型数据流的性能分析 | 第22-32页 |
| ·引言 | 第22页 |
| ·模型建立 | 第22-25页 |
| ·模型分析 | 第25-30页 |
| ·数值例子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五章 基于离散时间的动态优先权队列排队分析 | 第32-42页 |
| ·引言 | 第32页 |
| ·排队模型描述 | 第32-34页 |
| ·模型分析 | 第34-40页 |
| ·系统状态转移概率矩阵 | 第34-38页 |
| ·稳态分析 | 第38-39页 |
| ·主要QoS性能指标 | 第39-40页 |
| ·数值例子 | 第40-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六章 功率管理机制下无线自组织网络性能分析 | 第42-57页 |
| ·引言 | 第42-43页 |
| ·模型建立与符号表示 | 第43-45页 |
| ·网络节点的状态转移描述 | 第43页 |
| ·数据包到达过程 | 第43-44页 |
| ·数据包服务过程 | 第44页 |
| ·网络节点空闲期、睡眠期和启动期分布 | 第44-45页 |
| ·模型分析 | 第45-54页 |
| ·系统状态转移概率矩阵 | 第45-51页 |
| ·稳态分析 | 第51-53页 |
| ·主要QoS性能指标 | 第53-54页 |
| ·数值例子 | 第54-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结束语 | 第57-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