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天文学论文--天体物理学论文--其他论文

Born-Infeld理论中的光线偏折及暗能量宇宙学模型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1页
   ·课题背景第13-14页
   ·Born-Infeld理论第14-15页
   ·广义相对论基础第15-22页
     ·广义相对论简介第15-17页
     ·广义相对论的实验验证第17-19页
     ·引力场中的光线偏折第19-22页
   ·标准宇宙学第22-29页
     ·标准宇宙学发展第22-26页
     ·宇宙演化简史第26-27页
     ·暗能量浅述第27-29页
 参考文献第29-31页
第二章 B-I型引力理论中的光线偏转第31-39页
   ·引言第31页
   ·概述及基本方程第31-34页
   ·偏转角的求解第34-35页
   ·结论分析与展望第35-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第三章 NLBI标量场暗能量模型第39-54页
   ·暗能量理论研究综述第39-41页
   ·NLBI标量场暗能量模型第41-45页
   ·势函数为λ(φ~2-σ~2)~2/4+V_0的宇宙演化第45-48页
   ·小结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4页
第四章 Phantom NLBI标量场暗能量模型第54-66页
   ·引言第54-55页
   ·势取常数的phantom NLBI标量场模型第55-56页
   ·势取u(φ)=u_0(1+φ/φ_0)exp(-φ/φ_0)时的phantom NLBI标量场模型第56-64页
     ·phantom NLBI标量场主导时的宇宙演化第56-60页
     ·普通物质和辐射存在时的宇宙演化第60-64页
   ·小结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6页
第五章 负势的NLBI标量场暗能量模型第66-88页
   ·引言第66页
   ·负势的NLBI标量场演化的不同阶段第66-73页
   ·不同参数下的宇宙演化第73-81页
   ·负势和循环宇宙模型第81-85页
   ·小结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88页
第六章 观测数据对NLBI标量场模型的分析第88-116页
   ·暗能量的观测综述第88-97页
   ·超新星数据对NLBI标量场模型的分析第97-108页
     ·引言第97页
     ·基本公式第97-99页
     ·正则和NLBI标量场的宇宙演化第99-103页
     ·超新星数据对正则和NLBI标量场模型的比较第103-108页
   ·超新星数据对Phantom NLBI标量场模型的分析第108-110页
   ·小结第110-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6页
第七章 暗能量模型的相空间分析第116-140页
   ·自治系统的基本理论第116-119页
   ·临界点分析在宇宙学中的应用第119-126页
     ·常见动能项的标量场模型第119-122页
     ·Tachyon标量场模型第122页
     ·多标量场模型第122-124页
     ·f(R)理论中的临界点分析第124-126页
   ·Dilaton暗能量模型中的临界点相空间分析第126-136页
     ·JBD理论与EBD理论第126-128页
     ·Dilaton暗能量模型理论基础第128-129页
     ·临界点稳定性分析与相空间演化第129-134页
     ·观测数据对宇宙演化的约束第134-136页
   ·小结第136-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40页
第八章 非正则标量场暗能量模型第140-154页
   ·引言第140-141页
   ·非正则标量场暗能量模型第141-150页
     ·模型的理论基础第141-142页
     ·标量场随时间线性演化模型第142-147页
     ·声速发散模型第147页
     ·正压指数γ为常数的模型第147-149页
     ·势能为常数V_0的模型第149-150页
   ·小结第150-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54页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第154-157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第157-159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第159-160页
致谢第160-161页

论文共1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格子波尔兹曼模型及其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数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