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蛋白质论文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数值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5页
   ·生物信息学研究现状及意义第15-22页
     ·生物信息学的定义第15-17页
     ·生物信息学的研究任务第17-20页
     ·生物信息学的技术支撑第20-22页
     ·生物信息学的研究意义第22页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相似性研究概述第22-32页
     ·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第22-24页
     ·蛋白质组学研究概述第24-25页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及相关数据库第25-27页
     ·疾病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第27-29页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相似性研究的发展、意义及难点第29-32页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第32-33页
   ·论文的结构第33-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二章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相似的数值研究理论与方法第35-48页
   ·问题描述第35-36页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相似性第36-41页
     ·蛋白质的同源及识别方法第37-38页
     ·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第38-39页
     ·相似网络及其距离第39-41页
   ·实验结果的统计学意义第41-45页
     ·随机网络的生成第41-42页
     ·假设检验第42-44页
     ·统计学意义第44-45页
   ·实验结果的生物学意义第45-46页
   ·实验结果的可视化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三章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直接邻居优先算法INPM第48-75页
   ·引言第48-50页
   ·网络节点相似性第50-57页
     ·Heymans的节点相似性算法第50-53页
     ·幂法第53-55页
     ·节点相似算法收敛性第55-57页
   ·邻居优先映射法NBM第57-58页
   ·直接邻居优先算法INPM第58-65页
     ·INPM的节点相似算法第58-62页
     ·INPM节点相似算法收敛性第62-64页
     ·INPM程序流程图第64-65页
   ·性能测试第65-72页
     ·计算精度测试第65-72页
     ·计算速度测试第72页
   ·本章小结第72-75页
第四章 INPM的并行算法及其实现第75-94页
   ·引言第75页
   ·并行计算概述第75-83页
     ·工作站机群第76-78页
     ·网络并行计算模型第78-79页
     ·并行算法设计第79-80页
     ·并行计算性能评测第80-83页
   ·INPM的并行算法第83-87页
     ·本文建立的工作站机群第83-85页
     ·INPM的并行解法第85-87页
   ·数值算例第87-88页
     ·并行计算加速比第87页
     ·并行计算效率第87-88页
   ·数据集第88-90页
   ·实验结果第90-92页
     ·实验结果的统计学意义第90页
     ·实验结果的生物学意义讨论第90-92页
   ·本章小结第92-94页
第五章 α-synuclein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研究第94-108页
   ·α-synuclein与帕金森病第94-95页
   ·实验设计第95-96页
   ·数据来源第96-98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98-107页
     ·实验结果的统计学意义第101-102页
     ·实验结果的生物学意义第102-107页
   ·本章小结第107-108页
第六章 PSE-BioServer:一个基于Web Service技术的生物信息学问题求解平台第108-132页
   ·PSE概述第108页
   ·网格简介第108-113页
     ·网格的发展趋势第109-110页
     ·Web Service的主要技术及开发平台第110-112页
     ·生物信息学与网格第112-113页
   ·基于网格的PSE研究第113-115页
   ·基于Web Service的问题求解平台——PSE-BioServer第115-120页
     ·开发生物网格PSE的意义第115-116页
     ·PSE-BioServer的设计思想第116-117页
     ·PSE-BioServer的关键技术第117-120页
   ·PSE-BioServer的系统结构第120-121页
   ·任务的发布与调用第121-122页
     ·服务端任务发布第121-122页
     ·客户端任务调用第122页
   ·PSE-BioServer的性能第122-130页
     ·使用SOAP RPC类型服务第122-127页
     ·使用带附件的SOAP消息服务第127-128页
     ·使用压缩的带附件SOAP消息服务第128-129页
     ·服务类型选择第129-130页
   ·本章小结第130-132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32-135页
   ·总结第132-133页
   ·未来研究的展望第133-135页
参考文献第135-145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科技成果第145-146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46-147页
致谢第147-148页

论文共1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orn-Infeld理论中的光线偏折及暗能量宇宙学模型
下一篇:SCN中节律行为与生物网络中Motif行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