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残基嫁接产生新型脱氧核酶
提要 | 第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28页 |
·体外进化获得脱氧核酶 | 第7-8页 |
·合理设计产生新功能脱氧核酶 | 第8-14页 |
·脱氧核酶催化功能研究进展 | 第14-21页 |
·核酶编码“核肽酶” | 第21-22页 |
·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8页 |
第二章 关键残基嫁接实现锤头核酶转换为脱氧核酶 | 第28-67页 |
·前言 | 第28-31页 |
·结果 | 第31-45页 |
·类锤头脱氧核酶设计与构建 | 第31-32页 |
·体外切割RNA 活性鉴定 | 第32-35页 |
·类锤头脱氧核酶的突变 | 第35-40页 |
·类锤头脱氧核酶酶学性质表征 | 第40-42页 |
·类锤头脱氧核酶相对应RNA 活性鉴定及性质表征 | 第42-44页 |
·酶促反应动力学分析 | 第44-45页 |
·讨论 | 第45-52页 |
·类锤头脱氧核酶理化性质及可能催化机理 | 第45-49页 |
·脱氧核酶与核酶相互转换及其意义 | 第49-51页 |
·应用与展望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3-60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53-54页 |
·试剂与溶液的配制 | 第54-58页 |
·体外转录制备核酶 | 第58页 |
·脱氧核酶与核酶体外活性鉴定 | 第58-59页 |
·酶促反应动力学分析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第三章 关键残基嫁接产生双催化功能脱氧核酶 | 第67-99页 |
·前言 | 第67-68页 |
·结果 | 第68-88页 |
·双催化功能脱氧核酶设计与构建 | 第68-76页 |
·体外活性鉴定 | 第76-79页 |
·双催化功能脱氧核酶酶学性质表征 | 第79-88页 |
·讨论 | 第88-92页 |
·脱氧核酶的设计 | 第88-91页 |
·双催化功能脱氧核酶与进化“趋异序列” | 第91-92页 |
·小结 | 第92-9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93-97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93-94页 |
·试剂与溶液的配制 | 第94-96页 |
·双催化功能脱氧核酶体外活性鉴定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 | 第100-101页 |
摘要 | 第101-105页 |
ABSTRACT | 第105-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