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导言 | 第10-14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10-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一) 有关导师制的概念与基本理论研究 | 第11-12页 |
(二) 有关导师制的实证研究 | 第12-13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 文献研究法 | 第13页 |
(二) 师生访谈法 | 第13页 |
(三) 个案研究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本科生导师制概述 | 第14-26页 |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基本内容 | 第14-18页 |
(一)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4-15页 |
(二) 实施模式 | 第15-16页 |
(三) 工作职责 | 第16-18页 |
二、本科生导师制的历史回顾 | 第18-22页 |
(一) 国外导师制的历史演变 | 第18-21页 |
(二) 我国导师制的历史演变及现实基本情况 | 第21-22页 |
三、本科生导师制的特点及必要性 | 第22-26页 |
(一) 导师制的特点 | 第22-23页 |
(二)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 | 第23-26页 |
第二章 济南大学城市发展学院本科生导师制的基本情况 | 第26-32页 |
一、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基本情况 | 第26-27页 |
二、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分析 | 第27-32页 |
(一) 本科生导师制的成功经验 | 第27-30页 |
(二) 本科生导师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城市发展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第32-35页 |
一、学院方面原因分析 | 第32-33页 |
(一) 本科生导师制缺乏相应的考核监督制度 | 第32页 |
(二) 没有制定明确的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的奖励制度 | 第32-33页 |
二、导师方面的原因分析 | 第33页 |
(一) 导师对本专业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了解不深不透 | 第33页 |
(二) 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够 | 第33页 |
(三) 部分导师缺少足够的责任心 | 第33页 |
三、学生方面的原因分析 | 第33-35页 |
(一) 学生态度不积极 | 第33-34页 |
(二) 学生对导师制认识不充分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完善城市发展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的具体对策 | 第35-40页 |
一、加强制度化管理与规范化要求 | 第35-36页 |
(一) 制定规范的导师工作评价体系 | 第35页 |
(二) 细化导师工作内容及方式 | 第35-36页 |
二、结合学院实际推行精英生导师制 | 第36-37页 |
三、处理好导师与其他学生工作管理人员的关系 | 第37-40页 |
(一) 导师与其他学生工作管理人员工作分工应更明确 | 第37-39页 |
(二) 导师与其他学生工作管理人员工作不可相互取代 | 第39-40页 |
结束语 | 第40-41页 |
注释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在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附录一 济南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管理条例(试行)济大校字〔2003〕159 号 | 第49-52页 |
附录二 导师的访谈提纲 | 第52-53页 |
附录三 学生的访谈提纲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