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组织培养技术体系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1章 序言 | 第13-21页 |
·前言 | 第13-14页 |
·白芨生理学特性 | 第14-15页 |
·国内外组培的研究 | 第15-17页 |
·植物组织培养的含义 | 第15页 |
·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 | 第15-16页 |
·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与应用 | 第16-17页 |
·白芨组织培养的研究概况 | 第17-18页 |
·兰科共生菌在组织培养上的研究 | 第18-19页 |
·植物形态建成过程中生化指标的变化研究 | 第19-20页 |
·立题依据 | 第20-21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案 | 第21-24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1页 |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试剂 | 第21页 |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基本药剂和培养基 | 第21-24页 |
·基本培养基的配方以及配制 | 第21-23页 |
·几种外源激素的配制 | 第23-24页 |
第3章 实验方案 | 第24-34页 |
·试验设计 | 第24-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32页 |
·无菌播种的设计方案 | 第25-26页 |
·低胚龄白芨种子无菌播种的设计方案 | 第26-27页 |
·丛生芽增殖 | 第27页 |
·丛芽增殖过程中生化指标的测定 | 第27-30页 |
·壮苗生根 | 第30-31页 |
·移栽 | 第31-32页 |
·试验结果的观测和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32-34页 |
·无菌播种 | 第32页 |
·低胚龄白芨种子无菌播种 | 第32页 |
·丛生芽增殖 | 第32页 |
·壮苗生根 | 第32-33页 |
·炼苗移栽 | 第33页 |
·数据统计方法 | 第33-34页 |
第4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47页 |
·无菌播种 | 第34-35页 |
·不同培养基对不同胚龄白芨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不同培养基对白芨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 | 第35页 |
·低胚龄白芨种子无菌播种研究 | 第35-36页 |
·丛生芽增殖 | 第36-39页 |
·丛芽增殖过程中生化指数的测定 | 第39-42页 |
·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 第39-40页 |
·可溶性蛋白与可溶性糖的测定 | 第40-42页 |
·壮苗生根 | 第42-43页 |
·有机物添加剂对白芨生根的影响 | 第42页 |
·生长素对白芨生根的影响 | 第42-43页 |
·炼苗移栽 | 第43-45页 |
·普通移栽 | 第43页 |
·拌菌移栽 | 第43-45页 |
·小结 | 第45-47页 |
·无菌播种 | 第45-46页 |
·丛芽增殖 | 第46页 |
·壮苗生根 | 第46页 |
·移栽 | 第46-47页 |
第5章 讨论 | 第47-51页 |
·基本培养基的影响 | 第47页 |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影响 | 第47-48页 |
·共生菌的鉴定 | 第48-49页 |
·植株褐化现象 | 第49页 |
·植株玻璃化现象 | 第49-51页 |
第6章 展望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附图 | 第59-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