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关联性的桥梁风险风险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引言 | 第10页 |
·桥梁施工期风险研究的必要性 | 第10-14页 |
·桥梁结构施工存在的大量不确定性 | 第10-13页 |
·桥梁结构施工期存在着高风险 | 第13-14页 |
·桥梁风险分析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国外桥梁风险分析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内桥梁风险分析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基于灰色关联性的桥梁施工期风险识别 | 第19-35页 |
·引言 | 第19页 |
·桥梁施工期风险分析 | 第19-24页 |
·施工风险识别的概念及特点 | 第20页 |
·桥梁施工期风险源分类 | 第20-21页 |
·施工风险识别过程 | 第21-23页 |
·风险动态清单的建立 | 第23-24页 |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 第24-34页 |
·关联分析基本理论 | 第24-26页 |
·关联度分析方法的主要计算方法和基本步骤 | 第26-28页 |
·灰色关联分析在桥梁施工安全危险源分析中的应用 | 第28-33页 |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桥梁施工风险识别流程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改进的灰色关联性理想解法风险评价 | 第35-49页 |
·风险概率估计 | 第35-36页 |
·风险概率基本理论 | 第35-36页 |
·桥梁施工期风险概率确定 | 第36页 |
·桥梁工程施工风险后果估计 | 第36-38页 |
·风险后果估计的方法 | 第37页 |
·风险损失的分类 | 第37-38页 |
·风险损失的量化 | 第38页 |
·灰色关联性综合评价模型 | 第38-41页 |
·灰色单层次综合评价模型 | 第39-40页 |
·灰色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 | 第40-41页 |
·理想解法 | 第41-43页 |
·理想解法的原理 | 第41页 |
·理想解法的计算方法 | 第41-43页 |
·改进的灰色关联性理想解法风险评价 | 第43-47页 |
·改进的灰色关联性理想解法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43-45页 |
·危险源评价指标标度的确定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改进的灰色关联性理想解法风险评价的应用 | 第49-65页 |
·上坪汨罗江特大桥工程简介 | 第49页 |
·上坪汨罗江特大桥风险源动态清单的建立 | 第49-56页 |
·下部结构施工阶段风险源辨识 | 第49-51页 |
·上部结构施工阶段风险源辨识 | 第51-53页 |
·LEC 打分 | 第53-56页 |
·上坪汨罗江特大桥重大危险源辨识 | 第56-59页 |
·基于灰色关联性理想解法的风险评价 | 第59-62页 |
·风险概率和风险后果权值的确定 | 第60页 |
·构造评价矩阵 | 第60-61页 |
·计算灰色关联度 | 第61页 |
·计算危险贴近度 | 第61-62页 |
·评价等级的确定 | 第62页 |
·风险防范和规避措施 | 第62-64页 |
·自然风险因素控制 | 第62-63页 |
·人为风险因素控制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5页 |
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附录 | 第72页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2页 |
附录 B(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