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应急疏散能力综合评价的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10-11页 |
·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论文的结构 | 第12-13页 |
·论文的创新 | 第13-14页 |
2 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第14-22页 |
·道路交通状态评价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4-15页 |
·道路应急交通评价指标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应急救援能力综合评价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5-17页 |
·应急交通指标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7-18页 |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 第18-20页 |
·主成分分析法研究现状 | 第20页 |
·聚类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3 道路应急疏散能力评价指标的研究 | 第22-33页 |
·道路应急疏散能力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第22-23页 |
·道路应急疏散能力评价指标的内容 | 第23-26页 |
·速度 | 第24-25页 |
·路段畅通可靠度 | 第25页 |
·路段负荷裕度 | 第25页 |
·行程时间可靠度 | 第25-26页 |
·道路应急疏散能力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 第26-33页 |
·速度 | 第26-27页 |
·路段畅通可靠度 | 第27-29页 |
·路段负荷裕度 | 第29-31页 |
·行程时间可靠度 | 第31-33页 |
4 城市道路应急疏散能力的算法研究 | 第33-47页 |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 | 第33-34页 |
·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模型 | 第34-37页 |
·主成分分析法在道路应急疏散能力综合评价的应用 | 第37-47页 |
·评价指标样本数据的提取 | 第37-39页 |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 | 第39页 |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指标综合计算 | 第39-47页 |
5 基于模糊聚类的城市道路应急疏散能力的等级划分 | 第47-63页 |
·聚类分析的基本数学模型 | 第47-48页 |
·基于目标函数的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 | 第48-52页 |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法的道路应急疏散能力分析 | 第52-58页 |
·聚类对象的描述 | 第52-53页 |
·基于Matlab的FCM聚类分析 | 第53-58页 |
·模糊c-均值聚类结果解析 | 第58-63页 |
·聚类的有效性检验 | 第59-60页 |
·聚类结果分析 | 第60-63页 |
6 论文的结论及展望 | 第63-67页 |
·道路应急疏散能力等级划分的内涵 | 第63-64页 |
·基于交通流的道路应急疏散能力及等级分布分析 | 第64-65页 |
·道路应急疏散能力等级的意义 | 第65-66页 |
·不足及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作者简历 | 第70-7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