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光子晶体光纤简介 | 第11-13页 |
·基于光子晶体光纤的超宽谱光源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基于光子晶体光纤的超宽谱光源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15-20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光脉冲在光子晶体光纤中传输的理论模型及算法改进 | 第22-32页 |
·光脉冲在光子晶体光纤中传输的理论模型及改进形式 | 第22-25页 |
·数值计算方法——分步傅立叶方法简介及其改进 | 第25-26页 |
·改进模型及算法的使用 | 第26-30页 |
·频谱/时间窗口的选取 | 第27-29页 |
·空间步长的选取 | 第29页 |
·改进模型的精度分析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光子晶体光纤中超宽谱产生的理论研究 | 第32-65页 |
·光子晶体光纤中的色散和主要非线性效应 | 第32-47页 |
·光子晶体光纤的色散 | 第32-37页 |
·自相位调制 | 第37-41页 |
·自陡 | 第41-43页 |
·喇曼效应 | 第43-45页 |
·四波混频 | 第45-46页 |
·调制不稳定性 | 第46页 |
·孤子形成及分裂 | 第46页 |
·色散波产生 | 第46-47页 |
·光子晶体光纤中超宽谱的产生机制 | 第47-48页 |
·反常色散区超宽谱产生 | 第48-56页 |
·泵浦脉冲峰值功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泵浦脉冲宽度的影响 | 第49-50页 |
·泵浦脉冲形状的影响 | 第50-51页 |
·泵浦脉冲啁啾的影响 | 第51-52页 |
·PCF长度的影响 | 第52-53页 |
·PCF非线性系数的影响 | 第53-54页 |
·PCF色散的影响 | 第54-56页 |
·反常色散区超宽谱产生的优化设计方案 | 第56页 |
·正常色散区超宽谱产生 | 第56-64页 |
·泵浦脉冲峰值功率的影响 | 第57-58页 |
·泵浦脉冲形状的影响 | 第58页 |
·泵浦脉冲宽度的影响 | 第58-59页 |
·泵浦脉冲啁啾的影响 | 第59-60页 |
·PCF长度的影响 | 第60页 |
·PCF非线性系数的影响 | 第60-61页 |
·PCF色散的影响 | 第61-63页 |
·正常色散区超宽谱产生的优化设计方案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四章 基于光子晶体光纤的超宽谱光源实验研究 | 第65-75页 |
·普通固体激光器泵浦的超宽谱光源实验研究 | 第65-69页 |
·实验装置 | 第65-67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7-69页 |
·光纤激光器泵浦的全光纤超宽谱光源实验研究 | 第69-74页 |
·实验装置 | 第70-71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71-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五章 大功率高效超宽谱光源总体技术方案设计 | 第75-80页 |
·泵浦源系统设计方案 | 第75-77页 |
·耦合系统设计方案 | 第77-78页 |
·光子晶体光纤设计方案 | 第78-79页 |
·超宽谱参数测量及其他问题 | 第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第80-83页 |
·本文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80-81页 |
·论文不足和下一步工作 | 第81页 |
·论文不足 | 第81页 |
·下一步工作 | 第81页 |
·未来发展展望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附录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