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0页 |
·研究背景与目的 | 第8-14页 |
·IFE激光驱动器的发展 | 第8-9页 |
·泵浦源 | 第9-10页 |
·激光材料 | 第10-13页 |
·三个关键问题:ASE、热管理、能流设计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国内外ASE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国内外第三代固体激光驱动器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本论文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理论分析与建模计算 | 第20-41页 |
·LD泵浦的基本物理过程 | 第20-23页 |
·Yb~(3+)离子泵浦动力学 | 第23-26页 |
·ASE物理模型 | 第26-28页 |
·储能及激光提取计算流程 | 第28-29页 |
·片状放大器参数优化 | 第29-36页 |
·基准设计参数下的片内储能 | 第30-32页 |
·介质口径的选取 | 第32页 |
·掺杂浓度及厚度的选取 | 第32-34页 |
·工作温度的选取 | 第34-35页 |
·模拟计算优化结论 | 第35-36页 |
·温度分布耦合计算 | 第36-40页 |
·介质产热机理及计算模型 | 第36-38页 |
·温度分布耦合计算结果分析 | 第38-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基于LD泵浦的20J级Yb:YAG激光系统优化设计 | 第41-59页 |
·系统概述 | 第41-42页 |
·系统主要设计指标和要求 | 第41页 |
·系统技术路线 | 第41-42页 |
·系统能流设计方案 | 第42-43页 |
·关键单元技术 | 第43-58页 |
·种子脉冲的产生 | 第43-49页 |
·预放高增益单元(A1) | 第49-50页 |
·空间整形单元 | 第50-51页 |
·预放再生放大单元(A2) | 第51-52页 |
·主放大单元(A3) | 第52-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ASE抑制方法探索 | 第59-68页 |
·梯度掺杂 | 第59-62页 |
·分脉冲提取合束 | 第62-66页 |
·基于慢光技术的ASE抑制 | 第63-64页 |
·分脉冲提取合束优化分析 | 第64-66页 |
·可控禁带光子晶体 | 第66-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实验及与理论校核 | 第68-75页 |
·实验设计 | 第68-69页 |
·泵浦光测量 | 第68页 |
·增益测量 | 第68-69页 |
·调Q实验结果及与理论校核 | 第69-73页 |
·实验条件 | 第69-70页 |
·自由振荡实验 | 第70-71页 |
·调Q实验结果及与计算校核 | 第71-73页 |
·片状放大器实验及与理论校核 | 第73-74页 |
·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加会议情况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