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地方工业经济论文

贵州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途径探索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1 绪论第11-16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4页
     ·新型工业化模式研究现状及评述第12-13页
     ·产业集群的研究现状及评述第13页
     ·产业集群与新型工业化的研究现状及评述第13-14页
   ·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第14-16页
     ·研究方法第14-15页
     ·基本框架第15-16页
2 贵州新型工业化的障碍分析第16-26页
   ·贵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性第16-17页
     ·工业化是贵州摆脱贫困落后面貌的迫切需要第16页
     ·新型工业化能够确保贵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第16-17页
     ·加快工业发展是贵州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第17页
   ·贵州新型工业化的现状第17-21页
     ·科技资源得到优化,但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第18页
     ·经济效益取得大幅增长,但仍维持在全国低水平第18-19页
     ·节能减耗有所成效,但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依然艰巨第19-20页
     ·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人力资本总体偏低第20-21页
     ·信息化处于发展阶段第21页
   ·贵州新型工业化存在的障碍第21-26页
3 贵州新型工业化的模式选择第26-35页
   ·新型工业化的基本模式第26-28页
     ·技术进步模式第26-27页
     ·非技术创新模式第27页
     ·产业集群模式第27页
     ·循环经济模式第27-28页
   ·推进新型工业化模式的案例分析第28-32页
     ·中关村高新技术园第28-29页
     ·新温州工业技术园区第29页
     ·上海闵行吴泾化工区第29-31页
     ·案例的归纳与比较第31-32页
   ·贵州新型工业化模式的选择第32-35页
     ·新型工业化模式对贵州的启示第32-33页
     ·贵州新型工业化模式的选择——循环产业集群第33-35页
4 贵州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有效途径——循环产业集群第35-57页
   ·循环产业集群的可行性分析第35-41页
     ·循环产业集群的理论基础第35-36页
     ·循环产业集群的内涵第36-37页
     ·循环产业集群的特征第37-39页
     ·循环产业集群的可行性第39-41页
   ·循环产业集群能有效突破贵州新型工业化障碍第41-43页
     ·产业集群能够提高经济效率第41-42页
     ·循环经济能实现生态效益第42-43页
     ·循环产业集群能够实现“双优”第43页
   ·贵州发展循环产业集群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第43-48页
     ·有利条件第44-47页
     ·制约因素第47-48页
   ·贵州产业集群的现状及问题第48-57页
     ·指标选择第48-49页
     ·指标体系第49-51页
     ·产业分析第51-57页
5 贵州通过循环产业集群实现新型工业化的范例及对策第57-64页
   ·模拟构建——以纳雍县为例第57-60页
     ·纳雍县情况简介第57-58页
     ·循环产业集群建设规划第58-59页
     ·纳雍循环产业集群构建范例第59-60页
   ·对策建议第60-64页
     ·树立发展循环产业集群的理念第60页
     ·积极推进循环产业集群的发展第60-61页
     ·合理发挥政府在循环产业集群中的作用第61-62页
     ·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到循环产业集群的构建中第62页
     ·加快循环经济技术的研发第62-63页
     ·深化市场程度和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后记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构建基于网络信息化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汽配企业品牌创建与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