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绪论 | 第10-22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 纤维素酶概述 | 第11-16页 |
1 纤维素简介 | 第11页 |
2 纤维素酶的生态分布 | 第11-12页 |
3 纤维素酶的分类 | 第12页 |
4 纤维素酶的结构域 | 第12-13页 |
5 真菌纤维素酶的基因及表达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6 纤维素酶的应用 | 第14-16页 |
7 纤维素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6页 |
二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综述 | 第16-21页 |
1 毕赤酵母表达宿主菌 | 第16-17页 |
2 表达载体及其整合方式 | 第17-18页 |
3 外源基因在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的策略 | 第18-21页 |
三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21-22页 |
第一章 纤维素酶产生菌XST1的分子鉴定 | 第22-32页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第22-27页 |
·菌种和载体 | 第22页 |
·工具酶与试剂 | 第22页 |
·常用培养基和缓冲液 | 第22-23页 |
·PCR扩增用寡聚核昔酸引物 | 第23页 |
·常用仪器 | 第23页 |
·菌丝体总DNA的制备 | 第23-24页 |
·XST1菌株ITS基因的克隆 | 第24-25页 |
·目的基因的连接 | 第25页 |
·转化 | 第25-26页 |
·阳性克隆子的筛选 | 第26-27页 |
·序列分析和进化树构建 | 第27页 |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 第27-30页 |
·XST1的形态学观察 | 第27页 |
·菌丝体总DNA的制备 | 第27-28页 |
·XST1菌株ITS基因的克隆 | 第28页 |
·阳性克隆子的筛选 | 第28-29页 |
·序列分析和进化树构建 | 第29-30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二章 长梗木霉XST1外切纤维素酶基因的克隆 | 第32-44页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第32-35页 |
·菌种和载体 | 第32页 |
·工具酶和实验试剂 | 第32页 |
·RNA提取用品 | 第32-33页 |
·培养基 | 第33页 |
·XST1菌株总RNA的提取 | 第33页 |
·反转录获得cDNA | 第33-34页 |
·外切纤维素酶基因的克隆 | 第34-35页 |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 第35-41页 |
·XST1菌株总RNA的提取 | 第35页 |
·反转录获得cDNA | 第35-36页 |
·外切纤维素酶基因的克隆 | 第36-41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41-44页 |
第三章 长梗木霉XST1外切纤维素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 第44-64页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第44-50页 |
·菌种和载体 | 第44页 |
·工具酶和实验试剂 | 第44页 |
·常用培养基和缓冲液 | 第44-45页 |
·酵母表达培养基 | 第45页 |
·cbh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5-47页 |
·重组表达载体的线性化 | 第47页 |
·重组表达载体的电转化 | 第47-48页 |
·酵母重组子的筛选 | 第48页 |
·重组毕赤酵母细胞的培养和诱导表达 | 第48页 |
·表达产物的酶活检测 | 第48-49页 |
·胞外蛋白表达情况的SDS-PAGE检测 | 第49-50页 |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 第50-62页 |
·cbh Ⅰ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验证 | 第50-51页 |
·cbh Ⅱ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验证 | 第51-52页 |
·重组载体的线性化 | 第52-53页 |
·重组载体的转化和筛选 | 第53-55页 |
·表达产物的酶活检测 | 第55-59页 |
·胞外蛋白表达情况的SDS-PAGE检测 | 第59-62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62-64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个人简历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