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视觉的轴承钢球表面缺陷检测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引言 | 第8-9页 |
·我国钢球制造发展的历史 | 第8页 |
·机器视觉系统的特点 | 第8-9页 |
·钢球分级目的和方法 | 第9-11页 |
·钢球分级的目的 | 第9页 |
·钢球分级的方法 | 第9-11页 |
·机器视觉技术在钢球缺陷检测中应用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2章 钢球表面视觉检测与工作原理 | 第14-20页 |
·钢球表面视觉检测方案设计 | 第14页 |
·钢球表面视觉检测及工作原理 | 第14-15页 |
·系统硬件选择与设计 | 第15-19页 |
·照明系统的选择 | 第15-17页 |
·CCD 摄像机和光学镜头 | 第17-18页 |
·图像采集卡 | 第18-19页 |
·计算机的选择 | 第19页 |
·系统软件选择与设计 | 第19页 |
·Visual C++ | 第19页 |
·MATLAB | 第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摄像机标定 | 第20-30页 |
·摄像机标定的必要性 | 第20页 |
·摄像机标定的方法 | 第20-21页 |
·摄像机标定模型 | 第21-27页 |
·计算机图像坐标系与摄像机图像坐标系 | 第22-23页 |
·摄像机图像坐标系与摄像机坐标系 | 第23-24页 |
·摄像机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 | 第24页 |
·计算机图像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 | 第24页 |
·摄像机的标定原理 | 第24-27页 |
·标定实验 | 第27-29页 |
·标定板的设计 | 第27页 |
·摄像机标定 | 第27-28页 |
·摄像机焦距的标定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钢球表面图像的获取及缺陷提取方法研究 | 第30-40页 |
·钢球图片的获取 | 第30-32页 |
·钢球表面缺陷提取方法研究 | 第32-39页 |
·图片的剪裁 | 第32页 |
·图像二值化 | 第32-34页 |
·利用图像的RGB 值找出缺陷点与非缺陷点的特征 | 第34-38页 |
·彩色图像的二值化处理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5章 钢球表面缺陷在线检测及图像重构 | 第40-56页 |
·钢球表面缺陷在线检测方法 | 第40-42页 |
·钢球表面缺陷检测总体方案 | 第40页 |
·钢球表面缺陷检测关键因素分析及实施方案 | 第40-42页 |
·钢球表面缺陷检测算法 | 第42-45页 |
·二维图像和三维实物的转换关系 | 第42-44页 |
·物体分辨率的计算 | 第44-45页 |
·钢球表面图像的重构 | 第45-46页 |
·实验方法 | 第46-47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7-50页 |
·缺陷面积的计算 | 第50-55页 |
·图像的连接性 | 第50页 |
·目标的标记 | 第50-52页 |
·特征参数的计算 | 第52-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6-58页 |
·研究结论 | 第56页 |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