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分子标志鉴定空间诱变水稻原种的策略方法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绪论第9-24页
   ·空间环境及其特点第9-11页
     ·空间环境的主要内容第9页
     ·空间环境的特点第9-10页
     ·空间辐射环境第10-11页
     ·微重力第11页
   ·空间生物学第11-14页
     ·空间环境生物学效应第12页
     ·空间重离子生物学效应第12页
     ·微重力生物学的效应第12-13页
     ·弱磁场生物学的效应第13-14页
   ·空间环境引起植物种子遗传变异研究的意义第14页
     ·空间环境对植物种子产生辐射生物学效应的特征第14页
     ·空间环境对水稻种子产生生物学效应的系统生物学研究第14页
   ·鉴定空间搭载水稻材料的意义第14-16页
     ·水稻鉴定的意义第14-15页
     ·常用的品种鉴定的方法第15-16页
   ·植物基因组水平上的研究第16-22页
     ·水稻的近期研究进展第16页
     ·现有的分子标记技术第16-22页
   ·本文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2-24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24-35页
   ·实验材料第24-27页
     ·水稻材料第24页
     ·主要试剂及酶第24-25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25页
     ·常用试剂及配方第25-26页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第26-27页
   ·实验方法第27-35页
     ·水稻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7页
     ·DNA浓度的测定第27页
     ·AFLP扩增反应第27-30页
     ·SSR扩增反应第30-31页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31-32页
     ·差异位点回收及克隆第32-35页
第3章 实验结果第35-40页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35页
   ·SSR分子标记图谱鉴定第35-36页
   ·AFLP分子标记筛选品种间序列多态性位点第36-40页
第4章 讨论第40-43页
   ·空间诱变水稻突变体分子鉴定的策略第40页
   ·三种鉴定方法的比较第40-41页
   ·以分子标记方法鉴定空间飞行诱变水稻品种来源的敏感性和可信性第41-43页
第5章 结论和展望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附录A AFLP引物序列列表第47-48页
附录B 载体pMD18-T simple vector图谱第48-4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9-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空间环境引起水稻基因组多态性变化的特征分析
下一篇:人与海洋动物伦理关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