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论文--道德与环境论文

人与海洋动物伦理关系探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引言第11-13页
第1章 研究人与海洋动物伦理关系的必要性第13-24页
   ·人与海洋动物伦理关系概述第13-14页
   ·海洋动物的特殊性第14-18页
     ·海洋动物生存空间的特殊性第14-15页
     ·海洋动物生存要求的特殊性第15-16页
     ·海洋动物满足人类需求的特殊性第16-18页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第18-21页
     ·人类中心主义——不可逾越的界限第18-19页
     ·非人类中心主义——超越性的视界第19-20页
     ·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整合和超越第20-21页
   ·研究人与海洋动物伦理关系的重要意义第21-24页
     ·矫正人们海洋动物伦理的缺失第21-22页
     ·促进海洋动物保护法律的建设第22-23页
     ·取得经验推向生态文明建设第23-24页
第2章 人与动物关系的伦理思想回溯第24-35页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人与动物关系的思想第24-27页
     ·儒家"天人合一"第24-25页
     ·道家"类无贵贱"第25-26页
     ·佛家"众生平等"第26-27页
   ·西方五种关于动物道德地位的理论第27-31页
     ·笛卡尔无地位理论第27-28页
     ·阿奎那、康德间接义务理论第28-29页
     ·里根地位平等观第29-30页
     ·边沁、辛格平等考虑理论第30-31页
     ·班杰民分级理论第31页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理论的基本观点第31-35页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第31-32页
     ·人类可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第32-33页
     ·人与自然和谐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内容和理想目标第33-35页
第3章 人与海洋动物伦理关系失衡现象分析第35-44页
   ·人与动物关系的历史演进第35-37页
     ·人对动物崇拜、依附时期第35-36页
     ·人对动物忽视、支配时期第36页
     ·人对动物的重新认识时期第36-37页
   ·人与海洋动物关系失衡的集中表现第37-40页
     ·人类的贪欲导致海洋动物剧减第37-38页
     ·海洋动物栖息地遭到了人类严重的破坏第38-39页
     ·人类为了自身利益漠视海洋动物的痛苦第39-40页
   ·人与海洋动物关系失衡的根源第40-42页
     ·认识论根源第40-41页
     ·价值观根源第41页
     ·社会根源第41-42页
   ·海洋动物伦理是亟待开发的研究领域第42-44页
     ·应用伦理发展的需要第42-43页
     ·为海洋动物的保护提供理论基础第43-44页
第4章 建立人与海洋动物和谐伦理关系的理性思考第44-56页
   ·人与海洋动物和谐伦理关系构建的合理性第44-48页
     ·科技发展及学科交叉奠定了科学基础第44-45页
     ·将海洋动物纳入道德共同体的合理性第45-47页
     ·继承发展了中外人与动物关系思想中的合理成分第47-48页
     ·符合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第48页
   ·人与海洋动物和谐伦理关系构建的原则第48-51页
     ·需要分级原则第48-49页
     ·适度开发原则第49-50页
     ·整体至上原则第50页
     ·亲近优先原则第50-51页
   ·人与海洋动物和谐伦理关系构建的路径第51-56页
     ·构建人与海洋动物主客相融的观念第51-52页
     ·树立系统性与整体性的思维方式第52页
     ·加强海洋动物伦理教育第52-53页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建设第53-54页
     ·完善海洋动物福利体系第54-55页
     ·调整消费结构以保护珍稀海洋动物第55-56页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分子标志鉴定空间诱变水稻原种的策略方法
下一篇:增长极限论中关于人类生存矛盾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