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刘孝标《世说新语注》引书研究--经、子、集三部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14页
引言第14-20页
第一章 前人的刘《注》引书书目研究第20-48页
 第一节 清人叶德辉的刘《注》引书书目研究第20-28页
  一、叶氏所列刘《注》引书书目批评第20-28页
  二、小结第28页
 第二节 清人沈家本的刘《注》引书书目研究第28-34页
  一、沈氏所列刘《注》引书书目批评第29-34页
  二、小结第34页
 第三节 马念祖的刘《注》引书书目研究第34-37页
  一、马氏所列刘《注》引书书目批评第34-37页
  二、小结第37页
 第四节 高似孙的刘《注》引书书目研究第37-39页
  一、高氏刘《注》引书书目管窥第37-39页
  二、小结第39页
 第五节 张忱石的刘《注》引书索引研究第39-42页
  一、张忱石刘《注》引书索引批评第39-42页
  二、小结第42页
 第六节 赵建成的刘《注》引书书目研究第42-48页
  一、赵建成的刘《注》引书书目批评第42-46页
  二、小结第46-48页
第二章 引书的概念、书名和分类第48-75页
 第一节 引书的概念、确定引书书名的原则和引书分类第48-51页
  一、引书的概念第48-49页
  二、确定引书书名的原则第49-50页
  三、刘《注》引书的分类第50-51页
 第二节 刘《注》某些引书书名分析及引书作者问题第51-75页
  一、各家所列刘《注》引书书名存在差异者及可能不当者之分析第51-63页
  二、一些刘《注》未明确交待书名的引文的考察第63-65页
  三、刘孝标对引书作者的处理第65-75页
第三章 刘《注》经部引书考第75-191页
 第一节 经部易类引书考第75-79页
  一、《周易》第75页
  二、王弼《周易注》第75-76页
  三、郑玄《周易注》第76-78页
  四、王廙《周易注》第78-79页
  五、孙盛《易象妙于见形论》第79页
 第二节 经部书类引书考第79-87页
  六、《尚书》第79-82页
  七、孔安国《尚书注》第82-84页
  八、《尚书大传》第84-87页
 第三节 经部诗类引书考第87-102页
  九、《诗经》第87-90页
  十、《诗毛苌注》第90-92页
  十一、郑玄《诗经注》第92-94页
  十二、《韩诗外传》第94-102页
 第四节 经部礼类引书考第102-123页
  十三、《周礼》第102-104页
  十四、郑玄《周礼注》第104-105页
  十五、《礼记》第105-115页
  十六、郑玄《礼记注》第115-118页
  十七、《大戴礼记》第118-120页
  十八、《谥法》第120-121页
  十九、《夏小正》第121-123页
 第五节 经部乐类引书考第123-127页
  二十、《琴操》第123-127页
 第六节 经部春秋类引书考第127-154页
  二十一、《春秋左氏传》第127-148页
  二十二、杜预《春秋左氏传注》第148-151页
  二十三、《春秋公羊传》第151-153页
  二十四、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第153-154页
 第七节 经部孝经类引书考第154-155页
  二十五、《孝经》第154-155页
 第八节 经部论语类引书考第155-176页
  二十六、《论语》第155-163页
  二十七、包氏《论语》第163-164页
  二十八、马融《论语注》第164-165页
  二十九、孔安国《论语注》第165-168页
  三十、郑玄《论语注》第168-170页
  三十一、《孔子家语》第170-176页
 第九节 经部群经总议类引书考第176-179页
  三十二、《五经通议》第176-178页
  三十三、《五经要义》第178-179页
 第十节 经部孟子类引书考第179-183页
  三十四、《孟子》第179-183页
 第十一节 经部尔雅类引书考第183-185页
  三十五、《尔雅》第183-185页
 第十二节 经部小学类引书考第185-187页
  三十六、《说文解字》第185-186页
  三十七、卫恒《四体书势》第186-187页
 第十三节 经部谶纬类引书考第187-191页
  三十八、《易乾凿度》第187-189页
  三十九、《春秋考异邮》第189-191页
第四章 刘《注》子部引书考第191-314页
 第一节 子部儒家类引书考第191-206页
  一、《孔丛子》第191-192页
  二、贾谊《新书》第192-194页
  三、《说苑》第194-197页
  四、扬雄《法言》第197页
  五、李轨《法言注》第197页
  六、《牟子理惑论》第197-200页
  七、《典论》第200-201页
  八、谯周《法训》第201-203页
  九、李秉《家诫》第203-206页
 第二节 子部道家类引书考第206-246页
  十、《老子》第206-209页
  十一、王弼《老子注》第209-210页
  十二、《列子》第210-214页
  十三、《庄子》第214-241页
  十四、郭象《庄子注》第241-242页
  十五、司马彪《庄子注》第242-244页
  十六、向子期、郭子玄《逍遥义》第244-246页
 第三节 子部名家类引书考第246-247页
  十七、姚信《士纬》第246-247页
 第四节 子部墨家类引书考第247-254页
  十八、《墨子》第247-254页
 第五节 子部杂家类引书考第254-286页
  十九、《吕氏春秋》第254-273页
  二十、《淮南子》第273-274页
  二十一、许慎《淮南子注》第274页
  二十二、《论衡》第274-276页
  二十三、《风俗通义》第276-278页
  二十四、蒋济《万机论》第278-280页
  二十五、《傅子》第280-284页
  二十六、《博物志》第284-285页
  二十七、《广志》第285-286页
  二十八、蔡邕《独断》第286页
 第六节 子部农家类引书考第286-288页
  二十九、《神农书》第286-288页
 第七节 子部小说家类引书考第288-300页
  三十、裴启《语林》第288-298页
  三十一、《郭子》第298-300页
 第八节 子部兵家类引书考第300-302页
  三十二、《孙子兵法》第300-301页
  三十三、范汪《棋品》第301-302页
 第九节 子部天文类引书考第302-304页
  三十四、《周髀算经》第302-304页
 第十节 子部五行家类引书考第304-310页
  三十五、《青鸟(乌)子相冢书》第304-305页
  三十六、《相书》第305-306页
  三十七、《伯乐相马经》第306-307页
  三十八、《宁戚相牛经》第307-308页
  三十九、《相牛经》第308-310页
  四十、《相牛经注》第310页
 第十一节 子部医家类引书考第310-314页
  四十一、《本草》第310-312页
  四十二、秦承祖《寒食散论》第312-314页
第五章 刘《注》集部引书考第314-380页
 第一节 集部楚辞类引书考第314-315页
  一、《楚辞》第314-315页
 第二节 集部别集类引书考第315-374页
  二、《孙楚集》第315-316页
  三、《张敏集》第316-317页
  四、《庾亮集》第317-318页
  五、《王脩集》第318-319页
  六、《孙绰集》第319-322页
  七、《桓温集》第322-323页
  八、《伏滔集》第323-325页
  九、《习凿齿集》第325-327页
  十、《袁宏集》第327-328页
  十一、《桓玄集》第328-329页
  十二、《嵇康集》第329-334页
  十三、《夏侯湛集》第334-336页
  十四、《刘瑾集》第336页
  十五、《蔡洪集》第336-338页
  十六、孙统《高柔集叙》第338-339页
  十七、孙统《虞存诔叙》第339页
  十八、《潘岳集》第339-342页
  十九、《西京赋》第342页
  二十、左思《蜀都赋》第342-344页
  二十一、左思《魏都赋》第344页
  二十二、左思《招隐诗》第344-345页
  二十三、傅咸《羽扇赋序》第345-347页
  二十四、傅玄《弹棋赋叙》第347-348页
  二十五、石崇《金谷诗叙》第348-350页
  二十六、石崇《王明君词序》第350-351页
  二十七、王珣《法师墓下诗序》第351-352页
  二十八、王珣《游严陵濑诗叙》第352页
  二十九、谢歆《金昌亭诗叙》第352-353页
  三十、魏武《遗令》第353-355页
  三十一、王羲之《临河叙》第355-357页
  三十二、《马融自叙》第357-358页
  三十三、葛洪《富民塘颂》第358-359页
  三十四、欧阳坚石《言尽意论》第359-360页
  三十五、谢鲲《元化论序》第360-361页
  三十六、王隐《论扬雄太玄经》第361-362页
  三十七、王隐《孙盛不与故君相闻议》第362页
  三十八、张野《远法师铭》第362-364页
  三十九、《刘镇南铭》第364-365页
  四十、阮籍《劝进文》第365-368页
  四十一、顾恺之《画赞》第368-369页
  四十二、《晋博士张亮议》第369-370页
  四十三、《支道林集》第370-372页
  四十四、康法畅《人物论》第372-373页
  四十五、刘寔《论王肃》第373-374页
 第三节 集部总集类引书考第374-380页
  四十六、《妇人集》第374-377页
  四十七、《山涛启事》第377-380页
结语第380-382页
参考文献第382-390页
附录第390-417页
后记第417-419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419页

论文共4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严歌苓小说研究
下一篇:新世代女性文学の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