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建筑施工论文--施工管理与监理论文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评价及预警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1章 引言第13-27页
   ·研究背景第13-14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文献综述第15-24页
     ·安全事故研究综述第15-17页
     ·安全生产行为构建与改进研究综述第17-20页
     ·安全评价研究综述第20-24页
   ·研究内容第24-25页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5-27页
第2章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危险源风险管理第27-46页
   ·危险源的含义、构成与分类第27-33页
     ·危险源的含义第27页
     ·危险源的构成第27-28页
     ·危险源的分类第28-33页
   ·危险源致灾机理分析第33-35页
     ·基于因果连锁理论的施工项目危险源致灾机理第33页
     ·基于能量意外释放理论的施工项目危险源致灾机理第33-34页
     ·基于轨迹交叉理论的施工项目危险源致灾机理第34-35页
   ·危险源风险管理第35-37页
     ·意义第35页
     ·基本过程第35-36页
     ·基本步骤第36-37页
   ·危险源辨识第37-40页
     ·危险源分布第37-38页
     ·危险源辨识的对策第38-40页
     ·危险源辨识过程中容易存在的问题第40页
   ·危险源风险评价第40-42页
   ·应用第42-44页
     ·危险源辨识第43-44页
     ·结果分析第44页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3章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事故机理研究第46-75页
   ·安全事故的内涵第46-47页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生产的特点第47-50页
     ·工作环境第47-48页
     ·组织结构第48-49页
     ·管理方式第49页
     ·作业人员第49-50页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事故规律性分析第50-57页
     ·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第50-51页
     ·高速公路施工安全事故分析第51-57页
       ·高处坠落事故分析第51-52页
       ·物体打击事故分析第52-53页
       ·机械伤害事故分析第53-54页
       ·触电事故分析第54-56页
       ·坍塌事故分析第56-57页
   ·安全事故致因理论第57-71页
     ·早期事故致因理论第58-61页
       ·目标-自由-警惕性理论第58页
       ·事故倾向性理论第58-59页
       ·多米诺骨牌理论第59-61页
     ·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第61-68页
       ·轨迹交叉理论第61-63页
       ·能量释放理论第63-65页
       ·因果连锁理论第65-68页
     ·现代系统安全理论和观点第68-70页
       ·系统安全理论第68-70页
       ·安全的复杂系统观点第70页
     ·事故致因理论的思考第70-71页
   ·安全事故的成因分析第71-73页
     ·人的因素第71-72页
     ·物的因素第72页
     ·环境的因素第72-73页
     ·管理的因素第73页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4章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第75-91页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评价的界定第75-77页
     ·安全评价的定义和内涵第75-76页
     ·安全评价的目的和意义第76-77页
       ·目的第76-77页
       ·意义第77页
     ·安全评价的特点第77页
       ·确立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系统的观点第77页
       ·开发事故预测技术第77页
       ·对安全做定量描述第77页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77-90页
     ·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概念和功能第77-78页
       ·定义第77-78页
       ·功能第78页
     ·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第78-79页
       ·科学性原则第78-79页
       ·代表性原则第79页
       ·独立性原则第79页
       ·完备性原则第79页
       ·可操作性原则第79页
     ·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79-80页
     ·安全评价指标的内涵第80-90页
       ·管理因素第80-86页
       ·人的因素第86-87页
       ·物的因素第87-89页
       ·环境因素第89-90页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第5章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评价研究第91-113页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评价方法研究第91-101页
     ·危险指数评价方法第91-92页
     ·安全检查表法第92-94页
     ·概率风险评价方法第94-95页
     ·常规统计法第95页
     ·故障树分析法第95-96页
     ·事件树分析法第96-97页
     ·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第97-98页
     ·层次分析法第98-99页
     ·数值模拟、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方法第99页
     ·综合评价法第99-101页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评价模型的建立第101-111页
     ·安全评价模型的选取第101-107页
       ·模糊综合评判的可行性第101-103页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构建第103-107页
     ·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第107-111页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评价判定标准的研究第111-112页
   ·本章小结第112-113页
第6章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预警系统的构建第113-127页
   ·系统的设计原则第113页
   ·系统的总体方案第113-114页
   ·系统的体系结构第114-115页
   ·运行环境第115页
   ·系统的主要功能第115-122页
     ·数据库管理第115-117页
     ·系统的评价模块第117-122页
     ·在线帮助第122页
   ·应用第122-127页
     ·综合评价第122-125页
       ·确定各因素评价值第122-123页
       ·计算权向量A第123-125页
       ·计算评价向量C第125页
       ·确定安全评价等级第125页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第125-127页
第7章 结论和展望第127-129页
   ·结论第127-128页
   ·展望第128-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35页
致谢第135-136页
附录第136页

论文共1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跨度桥梁风致振动控制研究
下一篇:大跨度公路桥梁车桥耦合振动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