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居住、交通论文

城市独居老人的社区为老服务体系研究--以上海市长宁区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13页
 第二节 研究综述第13-15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15-16页
第二章 独居老人社区为老服务体系的理论概述第16-24页
 第一节 构建独居老人的社区为老服务体系的理论依据第16-19页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第16-17页
  二、福利多元主义第17-19页
 第二节 社区为老服务体系的主要构成第19-24页
  一、独居老人对社区为老服务的需求第19-21页
  二、针对独居老人的社区为老服务体系构成第21-24页
第三章 独居老人社区为老服务体系现状分析:上海市长宁区的调查第24-36页
 第一节 上海市独居老人社区为老服务体系的现状第24-27页
  一、社区为老服务体系的主要供需模式第24-25页
  二、社区为老服务体系的供给内容第25-26页
  三、社区为老服务体系为独居老人提供的服务项目第26-27页
 第二节 上海市长宁区的独居老人需求调查第27-32页
  一、独居老人的人口统计与特征分析第27-30页
  二、独居老人对社区为老服务的需求分析第30-32页
 第三节 独居老人社区为老服务中的问题与原因分析第32-36页
  一、财政投入不足导致供需失衡第32-33页
  二、人力资源的缺失导致服务质量难以保证第33-34页
  三、资源整合的缺乏导致服务效率不高第34-35页
  四、家庭缺失导致社区为老服务缺少有效的补充途径第35-36页
第四章 国内外社区为老服务体系的经验借鉴第36-42页
 第一节 多元化的服务模式第36-38页
   一、香港“全方位”的社区安老服务系统第36-37页
  二、日本“全覆盖式”的社区为老服务第37-38页
 第二节 政府对社区为老服务的托底保障第38-39页
  一、英国政府在“社区照顾”服务体系中所起的保障性作用第38-39页
  二、新加坡政府引导的为老服务第39页
 第三节 社会专业力量志愿参与第39-42页
  一、美国社区为老服务的社会化模式第40页
  二、瑞典“家庭扶助”制度第40页
  三、韩国“独居老人生活指导员”模式第40-42页
第五章 完善独居老人社区为老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第42-49页
 第一节 独居老人社区为老服务体系的框架完善第42-45页
  一、完善以项目化、专业化居家服务为主的生活照料体系第42-43页
  二、完善以定期巡视护理保健为主的医疗服务体系第43页
  三、完善以邻里互助为主的精神慰藉体系第43-45页
 第二节 完善独居老人社区为老服务体系的配套措施第45-49页
  一、加大财政投入拓宽供给渠道第45-46页
  二、引入社会专业力量加大人力资源培训第46-47页
  三、合理配置资源提高为老服务资源利用率第47-48页
  四、加强宣传教育倡导邻里与社区的和谐互动第48-49页
第六章 结语第49-50页
附录:上海市长宁区独居老人需求调查表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致谢第54-5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海市工商联统战工作研究
下一篇:上海市民联动服务热线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