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入门键盘即兴伴奏集体教学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1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选题意义 | 第9页 |
·情况介绍 | 第9-10页 |
·集体课形式 | 第10页 |
·教材 | 第10-12页 |
·小汤普森钢琴教材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 | 第10页 |
·练习曲 | 第10页 |
·哈农指法练习、和弦转位、各个大小调的音阶和琶音 | 第10-11页 |
·成人键盘即兴伴奏教材 | 第11-12页 |
2 教学过程的概述 | 第12-45页 |
·第一阶段过程的概述 | 第12页 |
·小汤1、小汤2 | 第12页 |
·单手(右手)弹奏歌曲旋律 | 第12页 |
·第二阶段过程的概述 | 第12-22页 |
·小汤3的学习 | 第13页 |
·大小三和弦 | 第13页 |
·哈农及和弦转位的学习 | 第13-14页 |
·将和弦转换为十八种音型与右手的旋律配合 | 第14-22页 |
·第1种伴奏型 | 第14页 |
·第2种伴奏型 | 第14-15页 |
·第3种伴奏型 | 第15页 |
·第5、6种伴奏音型 | 第15-16页 |
·第7种伴奏型 | 第16-17页 |
·第8种伴奏型 | 第17页 |
·第9种伴奏型 | 第17-18页 |
·第11种伴奏型 | 第18页 |
·第10种音型 | 第18-19页 |
·第13种音型 | 第19-20页 |
·第14种音型 | 第20页 |
·第15种音型 | 第20-21页 |
·第16种伴奏型 | 第21页 |
·第17种音型 | 第21-22页 |
·第18种音型 | 第22页 |
·第三阶段过程的概述 | 第22-29页 |
·三种基本的无旋律的伴奏音型与不同风格歌曲的配合 | 第23-28页 |
·四分音符节奏的无旋律伴奏(4beats) | 第23-26页 |
·八分音符的无旋律伴奏(8beats) | 第26-27页 |
·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交替出现的无旋律伴奏 | 第27-28页 |
·音阶和琶音的练习 | 第28页 |
·四声部的歌曲训练 | 第28-29页 |
·第四阶段过程的概述 | 第29-45页 |
·如何丰富和弦 | 第29-35页 |
·属七和弦 | 第29-30页 |
·低音线条(Bass Line) | 第30-31页 |
·add2和弦 | 第31-33页 |
·sus4和弦 | 第33-35页 |
·如何加入合适的前奏、间奏及补充终止 | 第35-40页 |
·前奏 | 第35页 |
·间奏 | 第35-37页 |
·补充终止 | 第37-40页 |
·如何丰富旋律 | 第40-45页 |
·填补旋律音 | 第40-43页 |
·右手节奏的改变 | 第43页 |
·模进奏法 | 第43-44页 |
·柱式+分解奏法 | 第44-45页 |
3 教学中的实例分析 | 第45-51页 |
·各阶段遇到的实例分析 | 第45-49页 |
·折指问题 | 第45页 |
·手部的紧张 | 第45-46页 |
·节拍的不稳定 | 第46页 |
·如何找准大小三和弦 | 第46页 |
·如何将和弦转化成伴奏音型 | 第46-48页 |
·没有乐感 | 第48-49页 |
·如何即兴伴奏 | 第49页 |
·此种教学模式各个阶段的教学成果 | 第49-50页 |
·第一阶段的教学成果 | 第49页 |
·第二阶段的教学成果 | 第49-50页 |
·第三阶段的教学成果 | 第50页 |
·第四阶段的教学成果 | 第50页 |
·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 | 第50-51页 |
·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 | 第50页 |
·此种教学模式的不足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附录 | 第54-61页 |
个人简历 | 第61页 |
研究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