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宗水电站坝址区岩溶发育特征及岩溶水系统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7页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我国岩溶研究历史和现状 | 第11-13页 |
·岩溶地区水利水电工程研究历史和现状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2章 研究区基本概况和地质背景 | 第17-29页 |
·交通 | 第17-18页 |
·水文和气象 | 第18页 |
·区域地质环境 | 第18-22页 |
·区域地貌 | 第18页 |
·区域地层 | 第18-20页 |
·区域构造 | 第20-22页 |
·研究区地质条件 | 第22-29页 |
·地形地貌 | 第22-23页 |
·地层岩性 | 第23页 |
·地质构造 | 第23-27页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7-29页 |
第3章 研究区岩溶发育状况及分布 | 第29-34页 |
·概述 | 第29-30页 |
·岩溶形态和分布特征 | 第30-31页 |
·岩溶发育的控制因素 | 第31-34页 |
·岩层组合与岩溶发育的关系 | 第32页 |
·不同性质的断裂对岩溶发育的控制 | 第32-33页 |
·岩溶发育受地表水汇聚条件的控制 | 第33-34页 |
第4章 岩溶地下水系统研究 | 第34-56页 |
·岩溶地下水系统的概念 | 第34页 |
·岩溶地下水系统边界划分依据的原则及边界范围 | 第34-35页 |
·泉点分布概况 | 第35-36页 |
·水化学特征 | 第36-41页 |
·样品采集分析 | 第36页 |
·岩溶水的主要化学成分 | 第36-38页 |
·岩溶水的主要化学性质 | 第38-39页 |
·岩溶水同位素特征 | 第39-41页 |
·宗扎岩溶水系统 | 第41-49页 |
·主要排泄泉点特征 | 第41-44页 |
·补、径、排条件分析 | 第44-49页 |
·吉仁岩溶水系统 | 第49-51页 |
·主要排泄泉点特征 | 第49页 |
·补、径、排条件分析 | 第49-51页 |
·响姑岩溶水系统 | 第51-53页 |
·主要排泄泉点特征 | 第51页 |
·补、径、排条件分析 | 第51-53页 |
·水均衡分析 | 第53-56页 |
第5章 坝址区岩溶渗漏分析 | 第56-62页 |
·坝址岩溶渗漏类型 | 第56页 |
·坝址岩溶渗漏基本条件和判别标准 | 第56-57页 |
·研究区坝址岩溶渗漏分析 | 第57-62页 |
·下坝址岩溶渗漏分析 | 第57-59页 |
·上坝址岩溶渗漏分析 | 第59-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67页 |